第28章 放大招 (1 / 3)

+A -A

        “我的当事人,柯蒂斯先生是无罪的。”

        哈文保持着审前听证会的旺盛斗志,不等本斯通坐下,就已经走到陪审席秦开始陈述。

        布鲁克林一直很好奇,是什么让哈文突然斗志昂扬的?难道自己真的看走眼了?

        哈文不知道法官在想什么,他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双臂挥舞着,富有激情地对本斯通的指控进行一一反驳。

        “我当事人只是哈恩众多粉丝中的一员。”

        “宪法第一修正案赋予了我当事人信仰自由的权利。”【注1】

        “我当事人对哈恩,就像歌迷喜欢泰勒,影迷喜欢马龙白兰度一样,这什么都明不了。”

        “按照检方的推论,群联邦有上万名哈恩的粉丝,警方应该立刻将这上万人全部逮捕。因为暗中检方的推论,他们都是潜在的杀人凶手。”

        布鲁克林忍不住摇了摇头。

        他没看走眼,哈文还是那个哈文。

        就算他的陈述再富有激情,声音再富有感染力,内容出问题,一切都是白扯。

        本斯通花费大量篇幅讲述柯蒂斯与哈恩的联系,描述柯蒂斯对哈恩的崇拜,目的是为了推定他有罪吗?

        并不是。

        他的目的是为了加深陪审团的印象,让陪审团忽略个体差异,下意识地将对柯蒂斯的印象替换成哈恩。

        柯蒂斯是新秀,哈恩可是成名已久。

        大家对哈恩的印象是什么?

        冷血,残酷,狡猾,奸诈,杀人不眨眼,恶魔,心理变态,x功能障碍……

        这些标签或许并不能准确描述哈恩,但没关系,经过媒体反复长久的渲染,提到哈恩,大众的印象就是这些。

        本斯通大费周章的描述哈恩与柯蒂斯,就是为了在陪审员心中将柯蒂斯与哈恩画等号。

        一旦陪审团有这种印象,检方将占据巨大优势。

        “此外,警方并不能提供我当事人出没现场的证据,他们只是凭借对我当事人审讯的结果做出判断。”

        哈文并不知道在布鲁克林眼中,他的开场陈述已经输了,他依旧在做着陈述。

        “而警方的审讯是未在律师陪同下进行的,我有理由怀疑审讯的公正性。”

        “至于我当事人对案发现场的描述,很可能来自于粉丝团体。”

        “反对!猜测性推论,而非事实。”

        本斯通慢条斯理地举手反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美利坚大法官 第28章 放大招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