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乎乎的身材,憨厚的笑容,令人心生好福
典礼结束后,布鲁克林并未离开。
在法学院的礼堂有一个酒会。与会者需要手持邀请函方能入场。
将那封信函递给工作人员,获得进入许可后,布鲁克林在其中见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这让他意识到,这个聚会并不是随意举办的。
他能进入这里,也是这次纽约风暴的收获之一。
如今纽约上空的风暴已经过去,一切恢复平常,但似乎又隐隐有些不太平常。
布鲁克林打量着参加聚会的人,其他人也在打量他。
很快,一个熟悉的人影朝他走来。
是法学院的院长约翰·曼宁。
约翰·曼宁比布鲁克林记忆中要苍老了许多。
他领着布鲁克林四处转着,向其他人介绍着布鲁克林,也在为布鲁克林介绍着其他与会之人。
这个是巡回二院现在的首席法官,那个是巡回七院的法官,那边那位是波士顿着名律所的创始人,另一个是着名检察官,躲在角落里大吃的是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
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来了。
布鲁克林面色怪异地盯着那位往嘴巴里塞食物的耶鲁教授。
他就是那位面容憨厚的,典礼时坐在角落里的家伙。
在联邦,提到最好的法学院,许多人会回答在耶鲁大学。
耶鲁大学法学院是联邦公认的no.1,唯一不认可这一点的,是万年老二哈佛法学院——哈佛人自认哈佛法学院要比耶鲁法学院强一百倍——哈佛人认为自己家的所有学院都是全联邦第一。
因为这种事情,耶鲁大学跟哈佛大学经常打嘴仗。然后嘴仗不断扩散,越来越多的人下场。
耶鲁大学与哈佛大学作为联邦顶尖学府,司法界知名人士有大把是从这两所学校毕业的。这两位打起来,曾经的毕业生根本不能幸免于难。
联邦善于分类,更善于给人贴标签。
毕业于耶鲁大学或哈佛大学的人,不管他自己承不承认,外界都会把他看做是耶鲁系或哈佛系。
如果他想背叛自己的母校,投入‘敌人’的怀抱,他不仅无法获得信任,还会被人们所不齿。
哈佛大学为了超越耶鲁大学,登上法学院no.1的王座,不断挑事,不断发起冲击。双方几乎是两周一吵,三周一大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