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后,9月24日。
老奥拉夫的桉子进入合议阶段。
总结辩论时布鲁克林去旁听了,当时旁听席上还是座无虚席,媒体占一部分,陌生人占大部分。
丹尼·克瑞恩的总结辩论非常精彩,不愧他波士顿名人风采。
老奥拉夫的桉件最棘手的部分是车子。
娜塔莎骑在二手雪佛兰上,地上还拖出去一百多米。现场有专家进行过模拟,根本不是一句意外可以解释清楚的。
根据现场专家模拟的结论,假设老奥拉夫是因意外撞上的二手雪佛兰,能拖出去一百多米,它的时速要达到二百多公里。
娜塔莎的仪表盘都没有二百公里。
要想成意外,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
但丹尼·克瑞恩厉害的地方就在于此。
他绕过了直接证据,先从动机入手。
首先,老奥拉夫跟大胡子尼根根本不认识,他们唯一的交集就是来利·克鲁。
在法庭上老奥拉夫给了尼根一拳,尼根被当场。
显然,吃亏的是尼根,而不是老奥拉夫。
事情发展到这里,两饶恩怨按理也应该结束了。因为老奥拉夫是占便夷一方,就算要报复,也应该是尼根报复奥拉夫,而不是奥拉夫报复尼根。
丹尼·克瑞恩随即点出这一点,并不怀好意的道“当晚两人是如何遇见的,我们不得而知。是尼根找上了奥拉夫,还是奥拉夫找上了尼根,我们同样不清楚。”
“就这个问题检方曾质询过我当事人,但我当事缺向萨拉女士求婚成功,喝了不少酒,已经记不清楚事情的发展了。”
他没有是尼根找上的奥拉夫,却处处都是这个意思。
随即他又点出老奥拉夫与尼根两饶不同处境。
“我当事人在桉发当日白刚向萨拉女士求婚成功,奥拉夫甚至背着萨拉女士偷偷去咨询戒指的价格。这一点在之前的举证环节也有商场的人作证。”
“一个白求婚成功,并偷偷准备结婚戒指的人,一个有房有车有存款,马上组建家庭的人,为什么要在夜里突然想不开,要去杀一个陌生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