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跳出来 (5 / 6)

+A -A

        如果有一,布鲁克林不再保持公正与理性。对他的推崇也将随公正与理性而去。

        简而言之,布鲁克林是哈佛法学生们的理想模板,人生目标。

        尤其是他的出身。

        从被两个大孩子从福利院带出来养大,靠自己一步步努力达到今日的地位,有所成就,这激励着无数没有家庭背景的学子,帮他们撑过一重重困难,渡过一个个冰冷而漆黑的夜晚。

        虽然布鲁克林可能根本都不知道,但他的经历确确实实激励了不少人。

        联邦的人文环境决定了这里的大学生并不真,他们更早地意识到父母,家庭,人脉的重要性。

        一位议员的儿子跟一位贫民窟的孩子,即便付出同样的努力,他们所收获的往往截然不同。贫民窟走出的孩子恐怕连哈佛的校门都跨不进来,而议员之子只需要一封推荐信,就可以轻松漫步在校园之内。

        但这并不意味着布鲁克林的名气只在普通甚至贫穷的学生中有作用,他的名气在那些出身更好,家庭环境更优握的学生之中,其实更响亮。

        因为他们的父辈,他们比普通学生更了解布鲁克林,了解布鲁克林的在司法界的能量,了解布鲁克林的影响力。

        当普通学生还在用布鲁克林的成长经历激励自己,着眼于布鲁克林的身份时,他们已经将目光放在了布鲁克林所代表的以及所能发出的声音上。

        在哈佛法学院,在纽约,布鲁克林是真正的‘大人物’!

        也因此,布鲁克林的公开课课堂早早就坐满了人。

        不少学生都带着电脑跟录音笔,郑重地对待着这次的公开课。他们之中有不少准备前往法院实习的学生,更是早早精心准备了一番,打算在这堂公开课上做出亮眼的表现,让自己从中脱颖而出,被布鲁克林记住。

        下午2:13,距离公开课还有17分钟。

        布鲁克林正在办公室跟约翰·曼宁闲聊。

        他本次波士顿之旅的行程安排是这样的:

        先做公开课,再由约翰·曼宁引荐,正式认识一下哈佛系的人,然后接受荣誉教授头衔,最后参加一个可能并不简短的会议。

        办公室里,布鲁克林跟约翰·曼宁的聊内容也并不是什么惊大事,他们在聊学校,聊过往,聊布鲁克林读书的时光,以及往后几代哈佛学生的成色。

        聊了会儿,约翰·曼宁看起来有些疲惫。

        往常约翰·曼宁会在中午休息一下,今有布鲁克林‘打扰’,他没能保持住往日的习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美利坚大法官 第317章 跳出来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