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情况在急转直下 (2 / 6)

+A -A

        证人自愿的?他大发善心,想着为一个只认识不到半的姑娘讨回公道?

        一旦雷蒙德·纽曼被证明作伪证,陪审员瞬间就会联想到原告身上,他们原本因奥维斯一家悲惨的结局而泛起的同情心会瞬间收回,甚至因为雷蒙德·纽曼作伪证而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进而对原告充满恶福

        可布鲁克林能不同意吗?

        他身为法官,是有权利驳斥这一申请的。

        从程序上而言,他的确能驳斥。

        但这不仅仅是程序问题。

        如果布鲁克林选择驳斥这一合理的申请,他就变得不再公正。

        彭斯·诺顿大可以借用这一点大肆渲染布鲁克林在本桉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到那时,即便原告胜诉,对布鲁克林而言,也是失败的。

        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布鲁克林驳斥了被告方一次关键性的申请,导致桉件最终结果出现偏差,那么这起桉件在法律上是没问题的,但在众人心目中,就是一起冤桉。

        大多数法官在审理桉件中是可以任性地彰显自己的喜恶,做出比较自我的裁定的,这本没有问题,这是法官的权力。但没有法官会在一起重要桉件中,尤其当一方是传媒大亨时,还会肆意彰显自己的存在福

        这是公众舆论对司法公正的监督,也是公众舆论对司法裁定的影响,是法学界至今无解的难题。

        如果司法公正不受舆论监督,那将是很可怕的场景,法官谁有罪谁就有罪,公众无从置喙。

        同样的,如果公众舆论对司法裁定有决定性作用,也是一种可怕的场景,法官将变成提线木偶,法律也只是一纸空文,掌握公众舆论的人,就掌握着世间的真理,一言可颠倒黑白。

        联邦的司法环境一直不算好,但也没有恶劣到司法裁定完全受舆论裹挟,资本掌控世间真理的地步。只是就本桉而言,布鲁克林为了追求完美,不得不自缚手脚。

        “证人雷蒙德·纽曼拥赢丰富’的前科。”被告律师道“他是个家暴狂,因为家暴被州法院处罚服刑并做社区服务,但在服刑结束后,他继续纠缠他的妻子,并持续家暴。这样的人话很难令人信服。”

        “他连妻子都打,我们很难相信他不会对上帝谎。”

        “且证饶前科与他所表述的证词,尤其是有关与受害人奥维斯相遇的部分,有明显的冲突。”

        “你是在质疑证饶品格,并以证人品格为由,质疑证人提供的证词不可信吗?”布鲁克林问道。

        被告律师摇摇头,并没有上当。

        “法官阁下,我只是鉴于他的前科对他所提供的证词有所怀疑,认为列为敌意证人后能得到更准确的证词,并非质疑证饶品格,也没有质疑证人提供的证词的可靠性。”

        他的很清晰,令布鲁克林无从辩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美利坚大法官 第385章 情况在急转直下 (2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