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曼宁表情呆滞,直勾勾地盯着表决结果,嘴唇抿成一条直线。
布鲁克林看了一眼背景漆黑的伯克·福斯曼,悄悄松了口气。
从站在约翰·曼宁对立面上开始,一直到现在,一切尘埃落定,与伯克·福斯曼的计算分毫不差。
包括每一次投票结果!
布鲁克林在会上的发言虽然是自己想的,却也是经过伯克·福斯曼提醒的。
伯克·福斯曼“第一次表决,很大可能结果是9:7,无法通过。我们需要第二位议员的帮忙,安东尼·肯尼迪是最合适的人选,他的地位足够开启新一轮投票。同时他也够资格拖住约翰·曼宁,不让会议结束。”
有关如何动安东尼,伯克·福斯曼没有提供建议,而是给布鲁克林分析了安东尼的性格“他是个很随和的人,相较于我们大多数人,他更像是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他喜欢享受,讨厌工作,他更容易被感性所影响,而不是恒量利益。”
于是布鲁克林用‘维护司法与法律的公平跟公正’,成功打动了安东尼。
但坦白讲,在那些话时,布鲁克林以为安东尼真的离开电脑了,那时候他心都凉了。
打动安东尼,后面就简单了。
按照伯克·福斯曼的分析,安东尼跟约翰·曼宁本就三观不合,必然会产生冲突。
但伯克认为安东尼提出议桉后的投票结果仍然不会有所改变。
“最大的可能是8:8,需要议长投票。”
事实证明,伯克预测的很准。
然后就是布鲁克林登场了。
伯克为布鲁克林的登场精心设计了台词。
经过前面他自己与安东尼的铺陈,布鲁克林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尊重约翰·曼宁的前提下,以一副‘为你好’的姿态劝,最后提出表决议桉,有很大概率能服支持约翰·曼宁的人。
为了增加成功率,伯克向布鲁克林透露了哈佛裹足不前甚至倒湍真正原因。
“最大可能是7:9,概率8:8,甚至9:7。”伯克·福斯曼当时道“如果真是这个结果,我们需要往墨西哥跑。那里有来利留下的人手,我们的后半生能过的舒服一点儿。”
现在结果终于出来了,他们不用流亡墨西哥……
会议室里依旧是一片安静,没有人开口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