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软肋 (1 / 6)

+A -A

        但安东尼·肯尼迪的警告显然并没有什么用。

        伯克早已把安东尼算计得死死的。

        跟对待约翰·曼宁一样,安东尼也被他将价值压榨到了极致。

        安东尼·肯尼迪很快反应过来,脸色变得阴沉下来。

        赶约翰·曼宁下台后,最有可能成为继任者的有四人,分别是布鲁克林,伯克,安东尼,来恩。

        伯克率先表明自己退出竞选,然后以局外饶姿态推举安东尼。

        如果有人仔细留心今这场会议就会发现,自始至终伯克都是站在‘局外’的,他以一种超然世外的身份,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前来主持公道。

        弹劾约翰·曼宁时,他表现得就像一个不忍看老友继续在歧途上越走越远,为了大局毅然决然地站出来大义灭亲的义士,颇具悲情色彩。

        在推举新议长时,他主动退出,表现得重情重义,好像一个顾全完大局回来向老友赎罪的英雄。

        里外都让他装完了。

        他轻飘飘两句话,自己就从火坑里爬了出来,并自然而然地一脚把安东尼踹了下去。

        安东尼性格宽厚,是个有些老好饶人,他并不介意帮助别人,也不介意出来主持公道,确保哈佛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持续荣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喜欢被人利用。

        伯克不仅利用他,还把利用他的计划甩在他脸上!

        伯磕行为简直就像是指着安东尼的鼻子,趾高气昂地‘嘿,老家伙!赶紧按我的去做,让我好好利用利用你!’

        安东尼不翻脸才怪。

        可伯克不愧是伯克,他让布鲁克林见识到了什么叫举重若轻。

        他早就料到安东尼对哈佛也是有感情的。

        安东尼就算对伯克再恼怒,为了哈佛,也只能乖乖被利用。

        伯克将同一个伎俩先后用在了约翰·曼宁跟安东尼·肯尼迪身上,而且都成功了。

        不仅如此。对安东尼来,伯克赤裸裸地利用他,就表明安东尼一旦成为议长,他不可能再像约翰·曼宁时期那样成为‘大管家’。他这就是在向安东尼表明态度。

        伯磕伎俩不仅可以重复使用,还每次都能带来不一样的收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美利坚大法官 第397章 软肋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