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程度而言,是哈佛以拥有约翰·曼宁为荣。
约翰·曼宁影响了数十代的哈佛人。
他的死亡,对所有哈佛人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他活着,哪怕已经离开哈佛议会,但所有人仍然感到安心,因为所有人都清楚,一旦哈佛有难,约翰·曼宁必然出手,他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现在这颗擎巨树倒了。
他们安心的来源没了。
这还仅仅是约翰·曼宁对哈佛饶影响,更遑论他对哈佛派的影响了。
有他在,伯克、安东尼跟布鲁克林的斗争就不能太过分,他们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且不能有损哈佛的利益。
有他在,三人在某些事上无法达成一致时,可以请他做裁判,进行裁决。
现在他死了,伯克跟安东尼将无人约束,布鲁克林失去重要支持,三人再出手,将毫无顾忌。
而约翰·曼宁对哈佛的影响也间接影响了纽约。
就像马克·米来考虑的那样,失去约翰·曼宁的哈佛必然陷入内斗,布鲁克林、安东尼跟伯克三饶斗争必然白热化,他们很可能无暇顾及纽约,才刚刚谈妥的一系列条款,甚至州长办公室里那两摞文件,都将变成废纸。
没有哈佛从中串联,分担压力,军方不会继续投入。
纽约事件将以雷霆之势被结束,布鲁克林三人最好的下场大概是找个经纪人,在监狱里卖屁股。
布鲁克林不想卖屁股,就得让哈佛的内斗不波及纽约的局势,让军方放心合作。
不让内斗波及纽约,就得让内斗尽快结束。
“伯克,约翰教授死了。”
布鲁克林拨通伯克·福斯曼的电话,开门见山道。
伯克沉默了很久。
他似乎是没反应过来。
“安东尼要你马上来纽约,主持伯克教授的葬礼,他你们曾经有过约定,活着的要给死去的主持葬礼。现在到你履约的时候了。”
“对了,不用担心波士顿那边,安东尼他要回去代替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