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事实证明,烂泥永远是烂泥,就算强行被扶上墙,也会吧唧吧唧掉下来。
他们将哈佛的混乱过错归咎于伯克并没有错,可他们错就错在回忆过去。
看似回忆过去正好与布鲁克林对约翰·曼宁的盖棺定论相呼应,但不要忘记了,那番话只是布鲁克林为了讨好约翰·曼宁的铁杆们所的,真实情况究竟怎样,在座的各位都经历过,都是从约翰·曼宁晚年时期走过来的。大家再清楚不过。
这还不是他们最大的失误,他们最致命的失误就是准备回到过去。
约翰·曼宁时期是什么制度?
他取消了所有哈佛议会成员都有资格参与发言的资格,改为一部分成员代表大多数成员发言。
这样也许会带来不少好处,但弊端也极为明显。
在约翰·曼宁时期,普通成员是没权发声的,他们只能通过自己支持的真正的议员发声。
议会成员们当然想回到过去,回到这种掌握话语权的时代,普通成员可不想。
相较而言,他们宁愿选择活得提心吊胆的伯克时代。
至少伯克允许他们自由发言——真正的自由发言。
这四位议会成员就像上个世纪的人一样,还沉浸在过往的辉煌荣光之中,不愿意清醒过来。
从发言稿推断他们的水平,布鲁克林认为,就他们这四个这种货色,伯克一个能打十个。
哀叹一声,布鲁克林打起精神,继续听下去。
接着是那四个真正做准备参与竞选的。
第一位是一个州长幕僚,他很快引起了布鲁克林的注意。
他叫尼科尔·柯利福,是左治亚州州长的幕僚,全程参与并策划主持了左治亚州州长的竞选活动。
这是位竞选经验丰富的竞争者。
他的主张平平无奇,其实就是传统政客画饼那一套。
选民们渴望工作,政客就许诺自己上台后会带来多少多少工作岗位。
选民们抗议工厂环境污染,政客们就许诺自己上台后会关闭工厂,支持环保。
政客就像正在兴头上的嫖客,不管你想要什么,随便许诺,不管你想让他什么,他都得出来。但他只管许诺,不管实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