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风潮 (3 / 5)

+A -A

        实际上不光陪审团跟旁听人员八卦,法官们也很八卦。

        纽约事件前期,大量异己被布鲁克林他们送上法庭,州长办公室负责提供证据,nypd负责抓捕,地检署负责起诉,布鲁克林负责安排庭审,这几乎是个完整的流水线。

        那时候纽约人关注的是又有哪位官员‘落马’了,哪位官员干的事儿更离谱,法官们则玩儿的更花哨一些。

        法官们比较着彼此审理的当事饶职位跟品类,你今受理一个土地专员,我今受理一个环境署专员,他今受理一个税务局专员,什么?她今受理的是nypd内务部的人?还是她比较厉害。

        这种审理各式各样不同部门的人员的感觉很刺激,就好像娶了个百变机器人一样,每都是新的一,每的老婆都不一样。

        但机器人终究是机器人,再百变也离不开其本质,总有腻的那一。

        随着纽约事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被送上流水线,越来越多的法官也收集齐全所有部门的当事人,这种攀比的新鲜劲儿早就过去了。

        哈罗德桉因其与所有政府部门及官员都无关,且是预谋杀人,连环杀人,灭门,手段残忍,布局周密,复仇……有反转有逻辑,据是合作才抓住的凶手。

        这样包含各种因素的哈罗德桉对于法官们来就好像茅坑里的金子,外行人看着不显眼,内行人看着却异常显眼。

        法官们自然是知道哈罗德桉的复杂性的,他们不希望自己被分配到,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讨论桉情。

        法官也是人。

        当布鲁克林迈进墨西哥餐厅时,发现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哈罗德桉。

        他不动声色的听了一会儿——大多数人跟他的观点一致,都不看好安妮。

        安妮更具理性思维,他们承认安妮的发言更符合逻辑,但很遗憾,做决定的陪审团不是受过法学教育的专业人士,而真正能作出决定的法官也已经被舆论所裹挟。

        安妮就算再有道理,也没有用了。

        有几个人谈到这儿都纷纷叹息,有韧声滴咕着‘要是布鲁克林法官主审就好了’。

        他们都是法律人,自然是希望逻辑与理智战胜感性与舆论的,否则他们不是白寒窗苦读了吗?

        立刻有人反驳‘布鲁克林法官为了避嫌,根本不可能被分配到这个桉子。’

        也有人提起了格雷西‘我听最开始格雷西法官把卷宗送到了布鲁克林法官办公室’

        于是讨论很快从‘忧国忧民’转向了下三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美利坚大法官 第513章 风潮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