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就是这三条。我想这些要求并不过分。如果同意,我们就可以开始讨论提案上都需要署上哪些名字了。”
布鲁克林的第一条要求是确立提案在掌控之中,确立哈佛的主导地位,第二条是在为后续做铺垫,确保提案不通过时火不会烧到哈佛身上来,第三条则是专门针对耶鲁。
他的目的当然不只是将耶鲁挡在外面这么简单。
事实上他很希望耶鲁能参与进来,最好能跟哈佛一样,占主导地位。
布鲁克林完,短暂的沉默后,会场之中立刻爆发出巨大的声音。
之前哈佛好像宝贝一样,紧紧捂着,不给别人参与,甚至看一眼的机会,现在哈佛给了,不仅给看,还给摸,不仅给摸,还给上手细细把玩儿,但哈佛也提出不是什么人都能上手的。
需要的时候的时候叫人家甜甜;不需要的时候就叫人家牛夫人是吧?
好在哈佛并未把话死,布鲁克林的意思应该还是有讨论空间的。
布鲁克林当然会留下讨论空间。
他不可能让哈佛里子面子都占,那不现实。哈佛又不是国会山,一句话别人就得无条件服从。就连白宫都没有这种能力。
在座的除了政治掮客就是党派人士,参与多了讨价还价的谈判,布鲁克林提出的要求在他们听起来虽然很过分,但也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毕竟这只是布鲁克林第一次‘报价’,他们还没‘还价’呢。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议进程陷入了漫长的讨论之郑
在场三百多人将布鲁克林所提出的三条要求先规范化,再书面化,落实在纸面上后又开始逐句逐词讨论。
布鲁克林多数时候都是在听,很少发言。
虽然讨论的很细致,甚至有不少人企图对书面表达方式中的词汇选择进行干预,从而让其表意不明确或含有歧义,但总体上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布鲁克林唯一觉得可惜的一点就是罗伯特·戈登竟然没有上当。
他就仿佛不知道一样,如常地跟着其他人一起讨论!
好像第三条的跟他无关!
很快,讨论有了结果,成型的要求也与布鲁克林刚提出来时有了翻覆地的变化。
第一条原本布鲁克林提出的是由哈佛主导整个提案的全部过程,经过商议后变成了所有参与方组成临时的理事会,每一个参与方都拥有一张席位,临时理事会主席由各参与方投票选举产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