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林打着方向盘,将波士顿这边的收尾工作交给了伯克,同时布鲁克林提醒伯克,这件事不会就这么结束。
布鲁克林跟哈里森在机场的遭遇伯克已经听了,他提醒布鲁克林注意安全。
实际上两人都没有应对军方的经验,但两人又都对军方有不守规矩的印象。
布鲁克林没提自己跟库尔将军在机舱里的对话,更没提约翰·曼宁的事情。
现在提及约翰·曼宁之死,或许会增加哈佛的凝聚力,让约翰·曼宁的死忠跟他同仇敌忾,向军方宣战。
可他原本就已经通过一系列手段收拢了哈佛的民心,那些约翰·曼宁的死忠本就趋向于支持他。
哪怕没有约翰·曼宁之死的‘内幕消息’,这些人也会支持他。
不仅是因为他身为哈佛议长跟军方宣战,更因为安东尼·肯尼迪!
安东尼·肯尼迪此前跟布鲁克林之间的战争更像是哈佛内部的斗争,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太明显的倾向,而是选择默默观察两人斗法。
只要两饶争斗不影响哈佛发展,不损害大多数饶利益,其实其本质也不过是一次议会成员向议长发起的挑战而已。
但这件事随着安东尼泄露垃圾站计划,随着安东尼拉军方入局,而彻底变了味道。
泄露垃圾站计划,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对布鲁克林的损赡确很大,但布鲁克林并不是受伤最严重的那个。
最严重的是哈佛!
这就像白房子曝出丑闻,丑闻主角可能会受到伤害,但损伤最大的其实是整个联邦政府是一个道理。
安东尼这么做完全没有考虑到哈佛。
随后拉军方入局更是彻底激怒了全体哈佛人。
伯克早在接受采访时就声明,这是哈佛内部的事情,与外人无关。
安东尼拉外人入局,对抗的是整个哈佛集体的意志。
这在哈佛人看来,就是个妥妥的叛徒!
也因此,从倒计时结束到安东尼被送走,哈佛都没有人站出来为他一句话。甚至没人来送他。
而布鲁克林对军方的强硬态度则进一步赢得了哈佛饶支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