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纽约媒体 (2 / 6)

+A -A

        你厉害怎么还一直退让?你厉害你倒是反击啊!

        安东尼·肯尼迪是不算意外的意外,勉强算是第一波警告,库尔将军跟马克·米来是第二波警告,纽约是第三波警告。

        “马克·米来以前跟我过,军方在接触大法官。”布鲁克林又道“现在看来,安东尼·肯尼迪也早跟军方有接触,还有约翰·曼宁跟我……”

        他们到底要做什么?需要的全都是司法系统的人?

        布鲁克林将事情按时间顺序梳理了一遍。

        最开始是约翰·曼宁,隐秘而无人知晓,甚至直到他死亡后大半年,才由布鲁克林跟伯克·福斯曼汇总多方消息推测得出。

        然后是安东尼·肯尼迪,时间同样未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不如约翰·曼宁早。

        根据安东尼·肯尼迪的表现,布鲁克林猜测是在伯克·福斯曼背刺约翰·曼宁后才发生的。

        再然后是他。

        军方意图控制他的同时,也在接触大法官。

        这么一梳理下来,布鲁克林有了一个猜测:

        约翰·曼宁先跟军方达成合作,但后来或许是因为身体原因,或者其他什么原因,约翰·曼宁不想跟军方合作了。

        但军方对司法系统的需求没有改变,于是他们改为支持安东尼·肯尼迪。

        结果安东尼·肯尼迪在曼哈顿酒店会议中落败,自己胜出。

        于是军方将目光对准了自己。

        但自己资历尚浅,在司法系统内的影响力不如约翰·曼宁跟安东尼·肯尼迪,因此军方在针对自己布局的同时,也在接触大法官,以做后备。

        当然,有关约翰·曼宁之死还有个更离谱的猜测,那就是约翰·曼宁是因自己而死。是军方盯上了自己,但约翰·曼宁不同意……

        不过布鲁克林没这么自恋,也不认为自己有这么大的魅力,同时对约翰·曼宁的头脑自信,相信约翰·曼宁不会因为自己而“昏了头”。

        他那时候不要跟约翰·曼宁比了,就是在伯克·福斯曼跟安东尼·肯尼迪这里,也是排在最后的。他那时候的一切支持都来源于约翰·曼宁。

        哪儿来的脸觉得军方放着全方位超越自己的人不选,偏偏看上了自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美利坚大法官 第612章 纽约媒体 (2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