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件事是大选。
大选中,帕特里克·内斯特+皿煮党是一个立场,总统先生+部分共和党是一个立场,另一部分共和党是第三个立场。
在大选中,布鲁克林等人没有立场,他们加入哪边,哪边就然的获得加成。
但受限于第一件事,布鲁克林等人不可能加入帕特里克·内斯特+皿煮党一方。
因为帕特里克·内斯特+皿煮党在大选上跟军方达成合作,双方还有一系列不为人知的秘密交易。
这三件事与与之相关的五个势力相互交织,彼此间联系而又对立,混乱而复杂。
原本布鲁克林打算利用新闻法桉提案拉总统先生入局,同时利用大选跟两党对立情绪拉另一部分共和党势力一起入局,在对抗军方这件事上统一立场。
这样就能将复杂的局面简单化,让三件事变成一件事,让五个势力划分为两个对立阵营:
纽约+总统先生+共和党。
军方+帕特里克·内斯特+皿煮党。
不打破复杂的局面,重新归类,布鲁克林这边就只有他们自己,他们所面对的敌对阵营却没有改变。
相反,总统先生跟共和党还可能坐收渔利。
他们完全可以利用布鲁克林充作马前卒,坐看布鲁克林跟军方斗生斗死,在一旁捡现成的。
这种情况下,总统先生跟共和党当然不可能完全坐视布鲁克林一败涂地,迅速被打倒,但这样一来,主动权就在“渔翁”手里了。
“渔翁”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帮忙,出多大力气帮忙,什么时候抽身离开。
作为第三方的“渔翁”拥有决定对抗胜负的能力,他们甚至完全可以将布鲁克林作为筹码,出卖给对方,换取其他利益。
布鲁克林不可能让自己置身于这样不利的地位。
改变战局的新闻法桉提案已经失败,现在总统先生来纽约,是另一个改变战局的机会,也可能是最后的、唯一的机会。
但不要忘了另一个更重要的事——纽约跟总统先生不是一伙的!
总统先生是共和党人,身上带有然的共和党属性,与布鲁克林等人在纽约玩儿的这一套然对立。
就算现在布鲁克林跟军方开战,看上去是站在皿煮党的对立面上了,也并不意味着他就是共和党的支持者。
站在总统先生以及共和党的角度想一想,敌饶敌人就是朋友?
谁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