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方代表团当抵达,当深夜就发生暗杀,两者之间有没有直接关联?
暗杀的目的又是什么?
各种各样的问题被踢出来,各种各样的猜测满飞。
这一次,钱德勒·凯恩一人压住了总统先生跟帕特里克·内斯特两人,独占鳌头。
这一次,大选的新闻完全被压下,毫无还手之力。
从第一次当街枪击以来,一直被压制下去的愤怒被彻底激发出来。
纽约饶怒火急需发泄。
如果是以前,大家还能上街游行,还能趁机制造混乱,打砸抢烧零元购。
可自从NYpd进行大扫除行动以来,效果明显,如今大扫除行动虽然没有完全结束,但也已经覆盖了纽约大部分地区。
混乱制造不起来,零元购更不可能,敢掏出武器q劫,不出五分钟警察就赶到,然后锁定目标,穷追不舍,不把你带进监狱誓不罢休。
纽约饶怒火只能通过网络来发泄。
于是本就引人注目的事件在纽约人疯狂的宣传之下,迅速席卷整个联邦。
纽约治安环境得到改善,牛鬼蛇神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只能在网络上嘻嘻哈哈,其他地方可不是。
随着二次暗杀的新闻扩散开来的,还有各种S乱,打砸抢烧零元购,游行抗议,示威……
当下午临近下班时间,在几乎无人组织无人策划的情况下,联邦全境就已经发生了多达11起b乱,部分地区的警局不得不采用暴力手段进行镇压,造成30多人受伤,经济损失更是还没来得及统计,初步估算已经达到数百万。
事情发展到今这一步,事态已经不再局限于纽约一城,矛盾的核心也不再是钱德勒·凯恩一人。
而是联邦政府的公信力降至冰点,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的爆发。
去年跟前年就有这种苗头,当时因经济、政治、国际形势等一系列原因导致联邦内部族裔、性别、贫富、地域等各种社会矛盾变得尖锐,冲突不断上升。
但当时尚处于蓄力状态,各种社会矛盾并未上升到姐姐。
经过两年的蓄力,联邦政府不仅没能解决矛盾,反而不断刺激矛盾与对立,这让矛盾已经积蓄到了姐姐,到达随时爆发的临界点。
钱德勒·凯恩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是一颗火柴,一点火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