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最后通牒 (5 / 7)

+A -A

        布鲁克林这个提议其实对他很不友好。

        麦克莱德·肯尼迪接受这个任务,在这种关键时刻不去岢岚,而是跑来纽约,为的就是这份功劳。

        纽约的事情,他可以全权做主,谈下来,谈判结果距离军方给出的底线有多少距离,为军方留存多少好处,他就会获得多少功劳。

        这比去柯蓝要更有风险,捞取功劳的速度也比去柯蓝更快。

        但很显然,布鲁克林不满足于麦克莱德·肯尼迪做主。他所提出来的要求全都是麦克莱德·肯尼迪无法做主的内容。

        以前他们还有得谈,现在布鲁克林给出了最后通牒:

        两之内,给出答复,要么换真正能全权做主的人来谈,要么两之内找到布鲁克林的把柄,要么就不要谈了。

        很显然,最后一个选项是最糟糕的。

        对麦克莱德·肯尼迪来,这相当于不仅没有功劳,反而闯下大祸。

        第二个选择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尽管此前军方就给出过建议,但调查了这么久,根本一丁点儿问题都调查不出来。

        军方还有人提议采用舆论攻击。麦克莱德·肯尼迪对此嗤之以鼻。

        就军方这种新手村都没过的水准,跟布鲁克林这种满级大佬比操纵舆论?

        这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啊。

        要不是帕特里克·内斯特的帮助,就单一个检察官当街遭遇枪击的舆论,就够军方受的了。

        这样算下来,就只剩下第一个选项了。

        一旦选择第一个选项,麦克莱德·肯尼迪这趟纽约就白跑了。不仅没有功劳,连苦劳都不会樱并且他即便回去后马不停蹄地打报告申请去柯蓝,也会因为这边耽搁的时间而不如之前就赶过去的同事们。

        但不选第一个选项,第二个在两后就会跟第三个合并在一起。

        第一个选项只是无功无过,损失时间,以后还能去柯蓝弥补,还能搭上末班车,要是选第三个,那就是彻彻底底的过错了。

        所以,三个选项稍微一比较,麦克莱德·肯尼迪该选哪个,也就一目了然了。

        布鲁克林十分笃定,麦克莱德·肯尼迪能看得清这里面的含义,能舍得承担第一个选项的沉没成本,不会因为舍不得成本而越陷越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美利坚大法官 第723章 最后通牒 (5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