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样地位的人,大概率是不会做‘销售代表’的,而是等着‘销售代表’们找上门,进行分成。
这么想着,布鲁克林开口回应了达里尔·吉尔迪的一个问题,随即主动开口,看向帕特里克·内斯特。
“帕特里克·内斯特先生也要列席会议吗?”
布鲁克林问道。
达里尔·吉尔迪笑着点点头。
“帕特里克是我的好朋友,我们是军人,对谈判之类的懂得其实不多,他有这方面的经验,我就邀请他来了,做我的顾问。”
“帕特里克上了年纪,我们又不是很懂,你这个专业人士一会儿可得让着我们点儿,哈哈哈!”
笑过,达里尔·吉尔迪指了指忙碌的‘观众席’道“别看我弄来这么多人,看起来很专业的样子,其实他们大多都是装的。是不想在你这个专家面前怯场。”
布鲁克林笑笑。
这种话当然不能相信。
这些人中,有几个布鲁克林就曾在‘纽约事件’中见过。
就算以前不专业,经历过‘纽约事件’后,也应该变得专业了。
达里尔·吉尔迪很会话,也很风趣,他不会冷落任何人,掌控场间谈话节奏与谈话主题的同时,照顾着每一个重要人物。
布鲁克林尝试跟他争夺话语权,很遗憾,他才刚刚有这个动向,就被达里尔·吉尔迪将苗头按死。
但布鲁克林并不打算就此放弃。任何谈判过程中,话语权都是最重要的,谁掌握话语权,谁就然占据优势。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曼哈顿酒店会议。在那次会议中,布鲁克林始终是处于下风的,当伯克与安东尼联手后,布鲁克林的处境堪称绝境。最后他逆风翻盘,虽然有很多因素的影响,但翻盘的开始,就是他夺得了那场会议的话语权,掌控着会议的节奏跟走向。
现在布鲁克林知道达里尔·吉尔迪是个很厉害的人了,自然更加不可能放弃话语权。
布鲁克林打了个哈欠,然后满脸歉意地道歉,提到昨晚上的布鲁克林大桥特大型连环车祸事件,告诉达里尔·吉尔迪自己的私人助理当时就在大桥上,一直抢救到凌晨才暂时脱离生命危险。
布鲁克林将当时贝尔维尤公立医院的理事会成员的话大致复述了一遍,以此来表现鲍勃面临的情况之凶险,然后又提及自己与鲍勃的关系。
布鲁克林从一个的联邦地方法官开始,与私人助手相互扶持一路走来并不是秘密,许多业内人士都了解,在某些圈层里更是不断流传着他们之间的故事,认为这是一段佳话。
但布鲁克林还是要。
他近乎唠叨地讲述了自己跟鲍勃的患难与共,然后唏嘘感叹着世事无常,最后又打了个哈欠,再次道歉。
这次道歉与开始时的道歉就不一样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