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毛文龙立功(求月票订阅) (3 / 4)

+A -A

        抚顺关始建于大明天顺八年(1464),同鸦鹘关一样,它也是辽东边墙上一个重要的关隘。

        这是一个由数道关墙以及几个戍堡和许多烽火台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著名的抚顺马市就设在抚顺关外。

        去年狡猾的努尔哈赤,就是驱赶抚顺马市的商人入关,从而趁机杀入了抚顺关,进而挑起了大明同建州之间的战争。

        很快熊廷弼等人就在总兵贺世贤的引领下,登上了城关。

        如今关前已是满目疮痍,昔日热闹的马市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的壕沟以及木质的栅栏,拒马。

        应当说抚顺关的防御非常严密,但熊廷弼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明军这是在纯纯地防御,甚至将自己出关的通道都给堵上了,最多也就只能容纳少量的夜不收出关侦查敌情了。

        贺世贤并没有注意到熊廷弼表情的变化,依然热情地说道:“关前已经挖掘了数道壕沟,并且布置了许多陷阱,只要建虏的骑兵赶来叫关,一定叫他们付出惨痛地代价。”

        然后他又指了指关上的火炮说道:“门前抚顺关上拥有佛郎机火炮20门,虎蹲炮30门,关上的火药及炮弹充足。”

        以今天的角度这样做无可厚非,既然坚守城关,那么肯定击中火力于关上,利用关隘最大限度杀伤敌人。

        不过这并不符合此时明军的主流战术。

        当时的明军基本是派少量步兵守城,将大量骑兵置于城下,甚至是火炮都放在城下的。

        这也就是为何建州一路攻略大明的城池,明军几乎都是选择在城下同后金的骑兵交锋,而不是囤重兵死守城池。

        这也是建虏的奸细可以屡屡得手打开城门的原因,因为城上的守军并不多。

        一方面是由于城池本身较小容纳不了大量的士兵。

        例如沈阳,虽然名气很大,但实际上只是一座卫城,并不是后世的盛京,根本容不下7万明军。

        明军正真使用堡垒火炮的坚守战术是在孙承宗建立关宁锦防线之后了。

        不过熊廷弼尚未发话,袁应泰就忍不住了。他说道:“贺总兵这样布置,是不是太过保守了?”

        “这样等于放弃关外的防线和领土,直接依托城关了。自古守城应该是先防守外围,不断消耗敌人的力量,最后再利用城池决战。”

        “伱挖这么多壕沟,连自己出关的路怕是都给堵上了,又如何追击敌军,扩大战果?”

        贺世贤反问道:“那依照袁巡抚的意思,末将需要在关下布置多少兵马才算合适?”

        “五千、一万还是三万、五万?”

        “末将总共只有五千人马,自然是全力守关,利用关隘最大限度杀伤建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 第86章 毛文龙立功(求月票订阅)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