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州多是山城,我们攻打极为困难。大明如果组织一次大规模进剿,少则花费数十万两,多则数百万两,能斩杀敌人上千战兵就是难得的大捷了。”
“如此耗费兵马粮钱,还不如让建虏主动过来送一波人头?”
细想一下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大明所谓的犁庭扫穴也就是让他们消停几年,过不了多久又会卷土重来。
熊廷弼说道:“看来这个李总兵的思想还真是异于常人,难怪能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
一旁的袁应泰则有些不以为然,说道:“出关作战是耗费银两,可这银两落不到建虏手中,倘若叫建虏攻了进来,我劫掠我大明的财富百姓,我们一样损失惨重,而且这银子可是落在了建虏手中。”
高贞说道:“袁巡抚所言甚是,但只要我们有强兵在手,即使敌虏破了关,也无法对我们造成太大威胁。”
“前些日子炒花部不是也攻入了西关,结果啥也没捞着,还让我们堵在关内,斩杀1800人;几天后李总兵直接率大军扫荡其营地,又给了他们一次重创,如今西关外蒙古人的哨骑都见不到了。”
这个高贞嘴上功夫到是不错,南关看上去的确戒备森严,士兵也都训练有素。
不过他还是不太相信他手下的兵士是满编的,于是问道:“听闻开原各部如今已经是满编满员了?”
高贞说道:“的确如此,如今我开原各处皆是满编,断无空编。末将在南关的人马共计2600人,随时可以接受检阅。”
见高贞如此自信,熊廷弼便也相信了,于是说道:“检阅就不必了,本经略信的过高参将,再说前些日子阎监军不是才过来检阅过。”
之前开原由于武库失窃引发了奸细案,故而袁应泰还是做了一些功课的。
加上高贞让他有些不爽,于是说道:“不对吧,本抚记得高参将手下应该是三千人的编制,怎么只有2600人?”
高贞连忙解释道:“还有400人的编制虽然是在末将旗下,但是他们现在被编入了突击营,在开原待命。”
阎鸣泰说道:“这个‘突击营’是李总兵为了配合‘辽东铁骑’作战,在开原、铁岭两路各部中挑选精锐士卒组建的一支轻骑兵部队,共计2500人。”
“其虽然被李总兵称作‘轻骑兵’,但也全部配备重型布面甲。”
阎鸣泰此言一出直接惊呆了熊廷弼等人。
“青甲”之类的布面甲虽然比“扎甲”和“鱼鳞甲”这样实打实的铁甲重量要轻一些,但其实两者的防护属于各有千秋,整体上也只是稍逊一点。
这样的装备在明军中通常也只有精锐的家丁才会配备,而且布面甲也是被称作“铁甲”的。
但到了李献忠这里居然被称作“轻骑兵”,这是有多气人啊
毛文龙更是羡慕的都快流口水了,他麾下的五百人,只有自己和一个把总两人穿着鱼鳞甲,装备布面甲的还不到30人。
熊廷弼说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看来李总兵能够屡屡重创敌军还是有道理的。”
这也是他很无奈的地方,除了李家那样的雄厚家底,谁能养的起“辽东铁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