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双 (4 / 8)

+A -A

        其实他十分不解,宁远伯要求他们修建大型的蓄水池,多多益善。

        可是他们的田地位于凡河两岸距离水源处并不算太远,难道还能缺水不成。

        不过既然是李献忠的吩咐他也只得照办,在远离河道的一些地方修一些蓄水池也是有好处的,灌溉的效率可以提高许多。

        李献忠说道:“如今已经快要到12月了,恐怕河水很快就会结冰了,你们还得抓紧蓄水。”

        范文程说道:“宁远伯放心,如今平虏堡附近已经有20万亩良田种上了小麦。另有3万多亩荒地已经开发出来了,虽然赶不上今年的冬小麦的播种,但是我们会继续多开发荒地的。”

        李献忠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范先生乃是大才,一个正五品的卫所千户委屈你了,有机会本伯一定将伱转成文官。”

        原本范文程对于这个还是很在乎的,对他一个秀才来说五品官虽然不低,但是卫所官乃是武官。

        大明重文轻武,这样等于是断了他的科举之路。

        不过他现在也释然了,同样是武将,李献忠可以做到辽东经略副使和大明的驻朝鲜总督。只要跟对了人,还怕没有自己的前途不成?

        在情报司的帮助下他兄长范文寀在鞑子那里也是混的风生水起,他这个五品卫所千户可是掌管着比户部太仓更多的库银(大明的户部如今穷的叮当响,大部分时候太仓的库银还真没有50万两)。

        这份信任才是最难得的!

        范文程拱手说道:“范某不过是一届童生,能在宁远伯跟前效力受益匪浅,别说已经有这五品之位,白身那也是范某的荣幸!”

        李献忠说道:“那也不能委屈了范先生!现在平虏堡能够自给自足吗?”

        范文程满脸自豪地说道:“目前平虏堡除了煤球和水泥外,还有下辖的牧场、瓷窑。”

        “牧场产出的羊肉、牛乳制品都已经供应到辽东各大城市;烧制出来的瓷器除了供应辽东,甚至还销售到了朝鲜。”

        “此外平虏堡已经开起了铜器作坊,制作铜镜,铜炉这些物品,销路很不错。”

        “目前平虏堡每个月可以得银2万余两,除去发放平虏堡一些吏员的饷银,同工匠奖赏外,足以支持采购其他制造兵器的物资,以及一些工坊的扩建。”

        “目前账目上还有八千余两白银的盈余。”

        “只是现在算上那些朝鲜劳工有6万6千多人,每月口粮消耗高达4万余石。”

        李献忠没想到平虏堡居然有了瓷窑,看来红绣山的私矿划到平虏堡之后,平虏堡也变得阔气起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 第122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双 (4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