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他给众人画的大饼,朝鲜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日后交趾,缅甸,暹罗,琉球甚至是倭国、爪哇都可以参照朝鲜模式。
这样一位带着大伙一起发财的“带头大哥”,他们自然是舍不得放弃的。
大明对藩王采取的策略是“养猪”,对于勋贵又何尝不是如此?
他们也都被圈在京城了,即使最新被封宁远伯的李成梁,最后几乎也被圈在了京城。
李献忠如今是勋贵圈里最后一个有实权的边疆大吏。
于是众人纷纷推荐李献忠为勋贵们的领袖,带领大家一起发财!
李献忠说道:“诸位的好意,令献忠十分感动,带领大家一起发财是献忠的份内之事。不过论资历和声望,英国公张维贤才是我等勋贵的代表,献忠自然是唯英国公马首是瞻!”
于是他对着张之极说道:“我们勋贵不能再是一盘散沙,任由那些文官拿捏了,还请英国公替兄弟们掌舵。”
张之极用有些埋怨的眼神看着李献忠,心想伱李献忠将众人的火给拱了起来,到头来你自己不出面,把这个锅扔给我英国公府。
不过此时他也无法拒绝,这种时候勋贵的确需要一个领头人,非英国公张维贤莫属。
正当勋贵们在“天上人间”团结起来,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
以首辅方从哲以及东林党人为首的大明文官集团,也正在东安门外上演着他们的戏码。
这次“下毒事件”涉嫌谋害太子,触碰到了所有文官的底线,几乎是捅了“马蜂窝”。
这次文官们可谓是精英尽出,“齐楚浙”三党的领袖内阁首辅方从哲,兵部尚书熊廷弼,刑部尚书李志;以及东林党的骨干吏部侍郎刘一景,吏部主事周顺昌,都察院佥都御史杨涟,巡城御史左光斗正带着数百名官员浩浩荡荡的跪在东安门前。
有“撞棺侍郎”之称的刘一景又一次抬着他的棺材来到了这里。
对于文官们的闯宫,东安门的禁军护卫早就是见怪不怪了。
几乎每隔几个月文官们就要到这里来闹上一闹,有时甚至是一个月来闹上几次。
不过这次的规模之大,刷新了之前的记录。
周围围观的百姓也是人山人海,毕竟看表演你还要给赏钱,在这里是白看戏。
一开始还好,只是“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传统戏码。
这些文官们边哭边高喊:“请求陛下,务必严惩凶手,揪出幕后主谋,给大家一个交待。”
可之后的风向就变了,一群情绪激动的文官开始闯宫了,甚至还撸起袖子声称“要用自己这把老骨头去给太子守宫,保护太子不受到奸人的陷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