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东安门原本已经长满了荒草的东厂,如今又一次热闹了起来,大量的东厂幡子开始活跃在京师各处。
文官们发现这位监国太子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对付。
尽管由于万历数十年的怠政,使得大明的朝政显得有些混乱不堪,至少在表面上朱常洛做的还是挺像那么回事的。
即使在如此繁忙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每天晚上去看望一次万历,并挑一些重要的事情向万历汇报。
使得朝廷上下都一直夸赞太子殿下仁孝。
此时哈齐娅也已经临盆了,给李献忠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根据李家第四代的取名规则,李如柏为他取名李圣祖。
李圣祖也是李献忠的嫡长子。
虽说如今王皇后的禁忌早就过去了,但这种时候李献忠可不敢高调,只是在自己的宁远伯府摆了几桌酒席,宴请了一些李家的亲属而已。
虽然李献忠继承了李家宁远伯的爵位,不过他却没有要李家的产业,现在李家的各种产业仍然在李管家的打理下,为李家各房创造收益。
而且李家由于卸下了供养辽东铁骑的负担,并且参与到了朝鲜贸易中去,收入也明显要比以前更高了。
李家各房分到的钱财也就更多,故而李家人都对李献忠这个宁远伯的表现十分满意。
如今朝廷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京城中的勋贵圈自然也十分关注,尽管李献忠十分低调。
不过成国公朱纯臣还是以李献忠喜得贵子为由将众人聚到了“天上人间”。
现在不是之前了,东厂同锦衣卫又开始活跃起来了,所以勋贵们聚会也不得不找个由头。
虽说天人间严格实行会员制,外人根本进不了,可如今也已经有近千名会员了,难保其中没有东厂的幡子或者锦衣卫的探子。
万一传到监国太子的耳朵里,还以为他们这帮人没事聚在一起企图对他不利呢?
朱纯臣说道:“幸亏宁远伯当初阻止了我们去东安门凑热闹,听说这次闯宫的大臣都遭到了处罚,不仅是方首辅被迫致仕。就连刘一景同熊廷弼等人也因此失去了入阁的机会!”
张无极也说道:“这些日子以来,京城可谓是翻天覆地啊,就是不知道太子殿下对我们勋贵是何态度,我们都没有向太子殿下表过忠心啊!”
李献忠说道:“涉及到大明的储君,这种事情岂是我们外臣可以参与的?”
“诸位兄弟也不用担心,我们勋贵永远是站在皇权这一边的,我们只忠于大明皇权。这时候我们不表态,那就是一种表态!”
“无论是陛下还是太子殿下非但不会怪罪我们,还会认为我们立场坚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