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王尚宁作为琉球人民精神上的象征,琉球的军政大事全部由摄政负责。
50名明军则是接管了王城首里城的防务!
很显然这座王城如今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监狱。
如今琉球王国欠了李献忠这么多钱,琉球王自然是要减少开支,最终这座王城里仅仅留下了60人负责国王一家饮食起居以及维持王城基本运作。。
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李献忠还是给到了王室每个月500两的生活补贴。
另外每年的初一以及国王的生日这两天允许琉球的官员进入王城拜见他们的国王。
那霸港的防御还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辽东水师目前只有那么几艘主力舰,不可能一直驻守那霸。
于是李献忠决定在之前被炸毁的堡垒遗址上修筑一座小型的棱堡以加强对港口的控制。
目前琉球的人口大约是11万其中9成以上都集中在琉球本岛。
不过好在岛上还是有千余名汉人以及后裔,他们中绝大多数福建人,有些已经移居到琉球不少代了,有些则是滞留在这里的海商。
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可以有助于全面掌控琉球。
一些重要的位置都可以选择这些人来担任。
不过琉球还是多山地,耕地面积不是太多。
虽然岛上可以种植甘蔗,但是这些耕地也就勉强维持本岛人的口粮,根本就解决不了存粮的问题。
之前琉球给萨摩藩每年上贡的粮食也就1万石,可见琉球并没有太多的存粮。
想要储备大批粮食,看来还得寻找别的地方。
耿仲明之前有管理铜矿的经验,对于这种殖民模式其实并不陌生。
不过关税这块,李献忠还是决定交给黄程。
琉球实行差别税率,对于大明商人继续实行十货抽一的低税收政策。
其他国家的商人则提高到七货抽一。
毕竟这里不是辽东同朝鲜,李献忠的影响力并没有那么强,不可能实行那种三成以上的高税收。
黄程在闽商中还是一些知名度的,由他来负责更有利于吸引流落在各地的大明商人将自己的产业转移到琉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