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更是责令南京镇守太监崔文升全力配合冯铨,务必使江南的税赋以及漕运早日恢复。
虽说南京六部在很多人眼中不过是官员的养老院,一般政治斗争失败的官员才被贬到南京。
但是南京的守备太监以及六部还是握有相当实权的。
南京户部自然不用说,负责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诸省的钱粮,还要负责漕运同盐引的勘合。
可以说大明的财政命脉是握着南京户部的。
南京的礼部也是一个重要的部门。
虽说礼部只是负责南直隶的一些祭祀典礼,比如祭奠明孝陵。
但是大明的内阁一般出现缺员,一般都是由礼部尚书侍郎补缺的。
尤其是内阁首辅,许多都会挂礼部尚书衔。
更有一种不成文的说法,大明的首辅必须担任过礼部正堂。
可北京的礼部尚书只有一个,还经常由内阁首辅兼任。
比如此前的内阁首辅韩爌就是礼部尚书,新任的内阁首辅顾秉谦现在也兼任礼部尚书。
所以南京礼部尚书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南京礼部尚书可是贮备的阁臣甚至是将来的首辅。
南直隶地区没有都指挥使,所以南直隶的调兵权实际就由南京兵部直接管辖,而统兵权则分别由南京武将勋贵、南京守备太监负责。
南京兵部还管理南直隶的武举、武将升迁等事宜,又管辖南直隶的官马、官驿、官船等事务,所以南京兵部油水也很足。
因为南京兵部尚书能直接调兵,所以南京兵部尚书一般都加“参赞机务”衔,和南京镇守太监、南京武将勋贵构成了南京军权三巨头。
此时南京的守备太监是崔文升,南京守备是魏国公徐弘基,兵部尚书是东林党人袁可立。
袁可立还能够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掌握兵权是因为南京的京察是独立进行的,冯铨虽然是北京的吏部尚书,但是他无权干涉南京的京察。
魏国公徐弘基乃是勋贵,魏公公派人在江南横征暴敛,直接影响了勋贵集团的收入。
徐弘基等一众南京勋贵,对于苏州抗税肯定是暗中持支持的。
袁可立是东林党人,肯定也不愿意配合阉党。
而崔文升是李献忠的人,李献忠自然是希望江南越乱越好,他巴不得这些江南士绅直接组织起义军同朝廷对抗,这样一来朝廷的注意力自然就不会放在辽东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