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一月,气温一日日的在粮。
这段时间村里不仅得割稻谷,还得趁着秋草黄之前把山里的猪草给割回来。
猪已经接回来了,整整一百头的猪仔,韩队长带着两人亲自去接的,前后跑四趟才把这些猪仔给接完。
高树村和静水庄接猪仔的动静大,自然引来其他村的关注。
其他村想不想干?
当然想,即使原先不想,但看到这两村里摆出如此大的阵仗时他们就也生出想法来了。
但许多村都没这条件。
高树村和静水庄是有钱,静水庄本来就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富裕村,而高树村经过前两年的发展,手头要比其他村宽裕一些。
两个村子能拿出钱来买砖头水泥和铁丝,好些村可拿不出来。
再说,买猪仔鸡仔又是一大笔消费。
不仅钱得愁,人工和饲料也得愁。
人少的村子腾不出人工,地少的村子拿不出饲料。
最后就是没这魄力,想归想,做不做又是另一回事儿。
即使被高树村和静水庄激得想立刻去抱猪仔,但真让他们去抱,他们是不敢的。
万一养死了呢?
万一亏本了呢?
总之,不是人人都有这份冲劲儿。
但有些生产队却有,条件也还行,便学着他们去和机械厂交谈。
在楚沁拿起镰刀,割下今年的第一把稻穗时,据说机械厂的后勤订单已经被分完了,被他们附近的生产队以及隔壁县城的生产队吃了个干干净净。
这消息放出后,惹得那些还在考虑,以及因没钱而无法吃下订单的村子纷纷扼腕,但也只能叹声气,忍不住把目光移向这些吃了订单的村子,心里无法控制地滚滚冒出酸水。有那心眼坏的,甚至在祈祷老天让这几个村的菜啊猪啊鸡鸭啊全死绝。
今年割稻谷割得比往年晚许多,这也就导致了在割的时候太阳没往年那般大,楚沁觉得要舒服不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