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须千里拜灵山。 (2 / 3)

+A -A

        “老爸,老妈一直说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想不到算得还挺准的。”

        陈生对着父亲陈国强竖起了大拇指。

        陈国强苦笑,和刘贵容好一会才回过神来,算是接受了祖坟冒烟的现实认清了一个事情。

        儿子不仅非常聪明,而且赚钱的能力也已经完全超出了两人的想象。

        “儿子,二沙虽好,但那里离我们这里太远了,有必要买那么远吗?”

        “挺有必要的。”

        怕父母不理解他的想法,陈生解释道。

        “二沙环境好,生活非常舒适,重要的是那里学区划分是属于师大附小和师大附中的,师大也在附近。”

        “这两所都是我们羊城最好的中学小学,将来我和知薇有了孩子,就可以直接进入其中读书。”

        虽说有钱可以请私人老师,但孩子在学校里的生活氛围是私人老师无法替代的。

        刘贵容和陈国强面面相顾,虽觉得儿子有些大题小作,但儿子即然这样说两人自无反对的理由。

        教育好下一代,为一下代提供好的教育,希望下一代能成才是根值在华国人骨子里的渴望。

        90年代人们对学区房的概念并没有很清淅的认识,只要是这个年代各学校的教育资源都并不多,远没有后世卷得那么恐怖。

        像陈生所在的中学虽然在羊城一般般,但能上一本线都有近百人,能上国内排名前十名牌大学分数线的也有十几人。

        当然,好学校的概念同样是有的,都知道教学质量最好的学校在城市中心区域,城镇结合处的学校差。

        以前的这些学校还没有划分片区,但同样有就近入学的概念,只是远没有后来那么严格。

        在附近没有房子的,只能找熟人、托关系、送礼、送红包,要安排进去都是有价格的。

        至于后来更严格的无房无证无户不能就读问题,只能说建了那么多钢铁森林,某些人不赶猪上树如何能把这些森林消化了?

        有些事情就算知道了也很难改变,在时代的大潮面前个人的力量渺小如尘埃。

        “儿子你觉得我们是分期付款还是?前几天我看到一个新闻消息,买房允许分期付款,也鼓励民众分期买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趁宝藏同桌没曝光,忽悠她做老婆 第一百零七章 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须千里拜灵山。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