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2、稍微知道一些 (2 / 3)

+A -A

        19世纪70年代末,成长为全球汽水巨头的可口可乐,盯上了华夏国内的市场。

        借着华夏和美国关系解冻的东风,可口可乐说服中粮,开始卖进口的可乐。

        1981年,可口可乐靠免费赠送生产线的方式,在华夏国内建了第一家厂,由中粮运营。

        同年,百事可乐也在深圳建了第一家厂。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到来,让国内汽水厂商非常警惕。

        纷纷开始生产自己的可乐,试图阻击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重庆美华汽水厂(重庆天府的前身)马上开发了天府可乐。

        申城正广和汽水厂推出了幸福可乐。

        广州亚洲汽水厂推出了亚洲可乐。

        此外还有很多不知名汽水厂推出的可乐。

        比如少林可乐,口渴可乐,万事可乐,燕京可乐,天坛可乐,OK可乐,银梅可乐

        一时间,国产可乐大爆发。

        其中最猛的当属重庆天府可乐。

        1988年一度占据全国可乐型汽水75%的市场份额。

        然而,即便各地纷纷推出保护政策,依旧无法阻挡技术,管理更先进,资本更雄厚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1993年,也就是去年,八大厂的市场占有率跌至4%。

        当时正值华夏加入关贸总协定前夕,相关领导判断。

        一旦市场进一步开放,国产饮料将一败涂地。

        经过一番商议,最终决定利用外资改变这些老厂。

        就这样,八大厂中,奉天八王寺,津门山海关,青岛崂山,武汉二厂花落可口可乐。

        重庆天府,广州亚洲汽水,帝都北冰洋投入百事可乐门下。

        结果借鸡生蛋,变成了与虎谋皮。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通过蚕食股权等方式,取得了七大厂饮料品牌控制权。

        然后又雪藏这些品牌的饮料,只生产自己的可乐。

        很快,国产饮料全线溃败,还把原来的产能和销售网络全部交给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这就是华夏饮料发展史中,著名的两乐水淹七军事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重生1991 562、稍微知道一些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