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储备只是担保了港币发行量。
而港币的发行量与港币的流通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港币发行量不等于港币流通量。
这是香江金融体系的命门,也是香江金融保卫战攻防的焦点。
举个例子。
假如渣打银行在金管局存入1美元,然后印刷了7.8港币。
接着,香江市民张三就用1美元把这7.8港币兑换走了。
此时,港币发行量是7.8,美元储备是1。
港币和美元储备的比例是7.8比1。
然后张三把这7.8港币存入华夏银行。
由于香江没有存款准备金制度。
所以理论上来讲,华夏银行可以把张三存的7.8港币,全部作为贷款发放出去。
假如李四从华夏银行贷款7.8港币,买了王五的汽车。
到现在为止,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就有张三在华夏银行的7.8港币存款,以及王五手中的7.8港币现钞。
港币与美元储备的比例从先前的7.8比1,变成了15.6比1。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货币乘数例子。
美元储备100%担保的货币发行量,也就是基础货币M0。
而整个香江的货币流通量,包括了现钞和存款的广义货币M3。
M3远大于M0,所以港币存量和美元储备的比例也远大于7.8比1。
香江金融保卫战爆发前夜,香江广义货币M3的总量为28000亿港币。
而香江的外汇储备大概是950亿美元,按1比7.8的兑换比例,由美元外汇担保的港币只有7000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