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躺在软榻上,胤俄想着他父母的年纪,可是得听了他二哥所言,从积善堂抱个孩子回来养着,虽说那身份不清不白,到底比过继甄氏、封氏家的孩子的要好。
胤俄正想着事儿,就听近来来他跟前伺候的婢子凑得进了,悄声与他道:“姑娘,您可听说那鬼公子的传闻了?”
“鬼公子?谁家又编的鬼故事?”胤俄面上做好奇模样,指了榻边的小凳子叫人坐了,心下却知这鬼公子怕是指的是个人,而这人,□□不离十就是他二哥。
那婢子坐了凳子,小声解释道:“鬼公子不是故事,是说的贾家贾琏公子。”
也不知这是那一个乌鸦转世的想出来的,胤俄心下笑了一回,却也不愿这流言给胤礽惹出麻烦来,便道:“这话是哪儿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来的?可有什么缘故?”
婢子没料到胤俄并不怕,反而好奇来处,编好的话噎在嗓子眼儿里,好不舒服,轻咳一声,方道:“这话是姑苏传过来的,奴婢并未听人细说过缘由,只听说贾琏公子将他姑父身边伺候经年的老仆都处置了,当真是好厉害的人。”
世家么,那摆不明白自个儿位置的老仆比比皆是,不处置了,难道还要人公侯小姐也一道弯腰供着?胤俄心下嗤笑林海的愚蠢,口上仍给他二哥正名:“姑苏多才子,既称公子,贾家小公子的诗书六艺,想必说不得冠绝,也是极好。至于这鬼字,怕是那目不识丁之人以讹传讹,并非魑魅的‘鬼’,而是狡黠多变的‘诡’字。”
婢子没想到这小小女孩儿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愣了愣,道:“姑娘知道的真多。”
胤俄看了眼那不知是恭维还是揶揄的婢子,笑道:“那是自然,我总是比你知道的多。”比如,你到底是谁家遣来的,这番机变,不愧是那龙王也得用请的金陵王的仆下!
胤俄想着前几日送去他所居禅房的字条,又谢了他二哥和他大哥一回,念起京里头来的消息,忽的有些羡慕那两个有哥哥的小丫头。
还有他三哥,那也是个好命的。胤俄心里酸了酸,估量了他手头的银钱,叹了口气:他这儿能拿得出手的,怕是只有城外佛寺求来的符了。
说起佛寺的符,胤俄便想起那日胤礽同他说的话,他懂胤礽的意思,胤礽同他说胤祯现下的身份,是想让他有急事儿的时候,好歹有个人能投靠,并非打算了乱点鸳鸯谱。
参佛论道这些年,胤俄也没见哪个大能看出他是异世之魂,更不明白天命为何叫他托了这女儿身,所幸不曾以此自苦,待得阴差阳错见着他二哥,他还以为是老天叫他来还了上辈子欠下的情。
直至此时,他再想胤礽先前提议,想到那京城里的人,他才明白,怕是他与他的兄弟们缘分未尽,恩仇未了。
胤俄叹笑一声:入京一事,他已有些迫不及待。
这一年风调雨顺,南没涝,北没旱,官道上马儿跑的也轻松。
京里头耳聪目明的人物,知道金陵的消息也不过是略晚上一二日。
王老太爷看过金陵送来的信,只叹了一声,未有言语,便将信笺递给了胤禩。
胤禩匆匆看过,略蹙了眉:王家这一番行事,必躲不开他二哥的厉眼,怕是又要被算在他身上。
只是这事儿也怪不得王家着慌,他二哥对其救下的甄姓丫头,着实有些好过了头,莫非这也是他们哪个兄弟?可是,算一算剩下的那些个兄弟,再没那个是同太子交好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