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历,允佑三年(1123年)年末,浙江路都指挥使周昂病逝,朝廷调岳飞帐下大将王彦赴任,同时将湖南路、湖北路都指挥使杨存中、杨从义对调。
虽值岁末年初,寒风有些萧瑟,但此时波光粼粼的洞庭湖上,却是没有一丝上冻的痕迹,时而不时一艘艘小渔船悠悠而过。
一艘华丽的大游船正缓缓而行,慢慢的靠了岸。
船上下来一行人,一男三女,身后十来个家丁模样,虽然乔装打扮,但是各个英武异常,气势不凡。
不是逍遥允等人又能是谁?!
而这靠岸所在地,正是岳州。这岳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南岳阳市。
城门口处,百姓游人往来如织,城内阡陌水陆交通也是热闹非凡,舟车马跑,街道两旁商贾买卖红火,居民们穿的花红柳绿,一脸喜气洋洋。
好一派大宋好风光,好一个春节临近的腊月岳州。
“有些饿了,这大冷天儿的,不如找家酒楼吃喝一番?”带着大伙在城内转悠了好几圈,不知不觉中已经晌午。
“但凭公子吩咐”。所有人都改了口,以后只能叫公子,没亮明身份之前不能叫“主公啊”、“王爷啊”、“逍遥哥哥”之类的。
为了以防万一,我还特意给自己下半脸戴了个口罩似的面具,显得神秘的很。
挑了一间规模和装修还过得去的大酒楼,拾阶而上,抬头一看,“哟呵,‘岳阳楼’?!”。
“哎呦!几位爷面生的很!欢迎欢迎!”店小二一见来了十大几号人,甚至还跟着一条大狗和骏马,知道来者不凡,大有赚头,急忙毛巾往肩头一搭,腆着脸迎了上来。
“小二哥,贵店可是那范仲淹老师曾经书写《岳阳楼记》的岳阳楼?!”我问道。
“哈哈公子好雅致,不瞒您说,咱这岳阳楼正是当年范宰相为了那好友滕子京所做佳作的楼宇,您哪,算是找对地方啦!”小二得意道。
“小二哥,楼上可有靠窗之地?”诸葛亮一副村夫先生打扮,却也显得飘逸不凡。
司马懿同样打扮,却是一锭大银扔了过去,显得与穿戴有些格格不入,明显的扮猪吃老虎。
“有有有,三楼地方多着哪”,小儿脸上立刻笑开了花,跟尼玛菊花开放一般,“诸位爷儿姐儿快快请进,外面冷,小的这就给您安排。”
那小二说着便招呼人,将神骏魔铃领到了后面。
“极品草料伺候。”司马懿又是一锭大银扔给了牵马的管马人。
“得嘞!您就瞧好儿吧!保准吃的比小的好!”那管马人急忙点头哈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