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模仿得让人真假难辨 (1 / 4)

+A -A

        半个小时后。

        在申城的王明远接到了汇报,重复了一遍:“模仿梁龙?”

        谢凯丽知道大老板在思考,而不是问她,停顿了十几秒,继续公式化的汇报:“王总,梁楚还提起《两只蝴蝶》到了10月9日就会下新歌榜,失去网络音乐平台的展现位。”

        顿了顿。

        谢凯丽犹犹豫豫的说道:“梁楚还和我开起了玩笑,夸赞我们际红文化有内涵,为了研究艺术,舍得花几十万拿下《两只蝴蝶》的部分版权,玩不同的音乐风格…”

        王明远听后,暗地里暴怒:“研究艺术?”

        际红文化是不大不小的公司,赚钱生存是王道,力争上游是目标。

        研究艺术那些飘渺的玩意,是大公司和音乐家、歌唱家考虑的事,或者是小公司忽悠投资人的话术。

        他终究吃了教训,很快冷静下来,慢慢燃了一支烟,心痛的说道:“凯丽,亦晨的版本…就那样吧,把梁龙的版本推一推,反正表演权在季鸿文化,你们先挑愿意模仿梁龙的艺人去各地跑商演,顺便还能做线下推广。”

        翻唱音乐作品。

        在音乐圈很常见,歌手拿到授权许可就行,能展现自身的唱功、以及对作品的理解能力。

        而模仿原唱。

        除非原唱是天王巨星,歌手只要有那么一丢丢名气,没人愿意在公开或正式的场合模仿,嫌丢人。

        何况,还是去模仿梁龙…

        谢凯丽暗喜:季鸿文化只见钱出、不见钱进,时间一长会影响她在际红文化的名声。

        运作《两只蝴蝶》,事关两三百万的资金,她不会闷着脑袋去做,很谨慎的请示。

        “王总,梁龙的嗓音太…特别,咱们公司的艺人找不出类似的?”

        “这事我来想办法。”

        王明远是好老板,没有刻意为难得力的大将,挂断了电话,让秘书联系公司的音乐总监。

        至于下架梁龙的作品?

        两人一个字都没提。

        首先,梁龙版的录音版权也在季鸿文化;其次,在蔡亦晨身上的一顿Sao操作没成效,更亏了笔现金,再找艺人去翻唱,不确定是否能打。

        际红文化毕竟不是大公司,账上的流动资金就那么多,试错几次霍霍完了,王总得准备跑路的事宜。

        七八分钟后。

        际红文化的音乐总监胡广泽,在大长腿女秘书的引领下,进了办公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文娱:穿越后,从小酒吧开始起飞 88 模仿得让人真假难辨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