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反王怎么演?您收着点就行了 (1 / 5)

+A -A

        “大王,您为什么要造反啊?”吕青小声问道。

        朱拓惊讶的说道:“这叫做造反吗?分明叫做替天行道!”

        “唉。”吕青叹口气,说道:“您要是对太原府的官员不满,直接表明您的身份,那不就行了?那太原府的官员,难不成还敢冒犯您?”

        “你以为他们不敢冒犯本王?”

        朱拓冷哼一声,抚摸着下巴道:“别忘了三哥怎么死的?本王要是贸然进了太原城,别看身边有三百名锦衣卫保护,可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事,本王不傻。”

        “再者说,要是本王索要兵权,你觉得太原城的长史,会乖乖交出来吗?他既然不交出来,那本王又该怎么办?”

        “您可以禀报朝廷啊。”

        “禀报朝廷又有什么用?来回一趟需要一个多月,黄花菜都凉了。再说,太原城那么多官员,难道本王要和他们扯皮?”

        “所以您就出此下策?”

        “那是自然,时间不等人,现在晋地的情况如火如荼,片刻耽误不得。本王懒的和他们玩阴谋,干脆直接造反得了,收拾一顿这些官员,他们自然就老实了。”

        “要是朝廷知道您造反,恐怕会责罚您吧?”

        “自家的事,能叫造反吗?这叫做拨乱反正,懂吗?”朱拓冷哼一声,又思索道:“就算父皇生气,他又能怎么着?最多就是拎着鞋追本王,反正又追不上本王,有什么好怕的?”

        “呃……那行吧。”吕青点点头。

        这时代造反的成本是非常低的,各地的小规模造反经常会发生。就比如说宋朝,据史料记载,三百多年的历史,有四百多次造反。

        这还是记录在册的,要是算上不记录的,那就更多了。

        为什么造反这么简单呢?

        主要是因为在中国古代,基层缺乏有效监管,又消息闭塞,只要百姓们觉得受了委屈,再加上有人鼓噪,很容易酿成兵变。

        有斩白蛇造反的,有挖出来龟壳造反的,也有自家地里长出两株麦穗,从而脑子一热,走上了造反的不归路。

        反正造反的途径五花八门。

        这些流民,在这营地里待了十几日,心里本就七上八下的,也有偷偷逃走的,但是却被抓了回来,勒令他们不允许外出。

        不满的情绪在营地中酝酿,时常会和看管的官差发生冲突。只不过他们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头人,这才一直在营地待到现在。

        如今朱拓信誓旦旦的带头,说的头头是道,看样子,对造反经验研究非常深,众人看着这个儿子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已经是心服口服,这也太厉害了吧。

        仿佛就是为造反而生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戍边三年,朱元璋请我当皇帝!朱拓朱元璋 第119章 反王怎么演?您收着点就行了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