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祭祀(一) (1 / 2)

+A -A

        第46章祭祀(一)

        正在隔壁饮酒的,乃是当朝重臣吴炳与瞿式耜。

        自从瞿式耜去了一趟工地,回身就去找那吴炳,二人就那祭祀流程展开了激烈争执。瞿阁部引经据典,据理力争,从三十六个角度证明了这次的流程有问题,结果被吴炳一句“陛下定的”给顶了回来。

        其实瞿式耜用的理由,吴炳早就用过了。之前在跟朱由榔商议流程的时候,这礼部尚书就恪守祖制,想劝皇帝放弃他那些马行空的想法。

        可惜朱由榔油盐不进,既不反驳,也不生气,对他这老派官僚还表达了相当的尊重,但就是不行,得按他的来。

        再加上大胜迎驾的时候,吴炳狠狠地被皇帝那杀神般的威势震慑了一把,至今还心有余悸,坚持了几个回合之后也只能放弃。

        瞿式耜也不好再就这事去找皇上,一来这陛下顽固至极,了肯定也没有用;二来人家礼部尚书都同意了祭典流程,你一个吏部尚书再去,虽然合理合法,但还是显得有点狗拿耗子了。

        二人就郁闷不已,相约出来,找个清静的地方,跟当地名妓交流交流。

        结果这酒是越喝越不爽利,正好听到隔壁一帮不怕死的愣头青在高谈阔论,想到大典不尊祖制,又回忆起帘初那几乎言听计从的桂王殿下,更是唏嘘不已。

        而此时二人口中的顽固皇帝正在工地,带着侍卫亲军进行最后一次交碑前验收。

        工程已经全部完工,朱由榔静静地站在碑前,看着这根与现在审美习惯格格不入的柱子。

        一片整平的广场南通广州府城北门,北至碑座。碑座则被一圈黑色的大理石栏杆围了起来,以数级台阶与道路相连。

        碑座之上空空如也,当中唯有一根巨大的石柱耸立。这石柱就是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纪念碑。碑身为瘦削的四棱台造型,上下大,顶端急速收拢,像是一个的金字塔。

        金字塔下方挂着一个直径大约两尺的圆盘,圆盘上两个变体的大字:红日白月,是为明。字体用金属包覆,红色为铜,白色为银,内里用水泥充塞凝固,以“皇帝密技”植筋法固定其上。

        一开始朱由榔还想弄个黄龙盘绕、怒目含珠的造型,吴炳急得要拿头撞柱,这是犯了大的忌讳,要弄这个他就去死。为了不把老人家气出心脏病,只得一再妥协,定了现在这个方案。

        不得不,这个纪念碑整体看上去还是颇含肃穆之意,十来米的高度和通体素色的碑身也很有庄严的感觉,就是略显单调了一点。

        朱由榔看着此碑,朝一旁的张同敞道:“此前并肩作战,不幸战死的兄弟们就埋在这里吧。”

        张同敞一听急了,立马跪下道:“陛下此言大谬!属下乃是臣子,当恪守本分!如何能与子称兄道弟?”

        朱由榔搀起对方双臂:“君臣之礼自是必要,但是别山,当初城郊殊死一战,我们是怎么的?”

        “岂......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张舍人声音微微发抖。

        “这便是了,战阵之上,携其手以刀剑对敌,乃是兄弟;染黄土而洒血报国,亦同手足。”

        “但后面的是王于兴师,才修我......”

        “别山”,朱由榔打断了对方,看着周围身挺如松,眼含热泪的侍卫:“我与诸位,都想匡扶下,中兴大明。即便国势倾颓,神州板荡,这一腔热血,亦愿洒在这青山松岗之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从南明末代皇帝开始 第四十六章 祭祀(一)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