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时代的局限性,不是人力能够改变的。
杨凌晓得这些,他不想和许七安为了这种问题争吵。
可也不能让许七安以为自己说不过他。
“南诏国,生产水稻,但是工业不发达。
这些陶器卖到南诏国换回粮食,不香吗?思维要变换一下。
该耕种耕种、闲暇的时候干嘛?
救急不救穷。一年四季都有农活吗?没有真穷,只有懒穷的。
我只是让那些人在农闲的时候多点事做,多点活路。
许郡尉,您不是平民出身吧?
您在发言前,可以先做做实地调查再说话。”
杨凌说完不再理会许七安,和陈卫龙沟通兴建新学堂的事情。
对陈家来说,这也是提高威望的事情。
说着说着,杨凌停下脚步:“许郡尉,我和陈家主打算兴建学堂,云州城六岁以上的稚童都可以免费读书。
但很多家庭免费都不敢让孩子去,你可知道为什么?
因为穷!
孩子有时间还要帮家里干活。
除非解决学童的后顾之忧,云州文教才会振兴。”
许七安被杨凌说的满脸通红,尤其是大鼻子头。
他干脆扭过头看都不看许七安。
杨凌笑了笑,不以为意。
许七安没有错,就是蠢了点,与【何不食肉糜】一个味。
来到府学,学生都迎了出来,从衣着看,大部分都是家境殷实之人,否则哪里有钱来读书、参加诗会、勾栏听曲?
其中也有一些寒门子弟,却也是只是相对而言,不会穷的揭不开锅。
林东峰回家给林老夫人祝寿的时候,杨凌捐了四百两银子盖学堂,就邻着府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