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容貌、身段、这打扮……杨凌,你太会玩了。
所有人都忍不住上前一步。
杨凌提笔写下一行字《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北疆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杨凌做了稍许改动。
大魏没有靖康耻,但是大魏立国初,北方匈奴来犯,大魏被迫和匈奴签订了城下之盟。
至今,大魏历代皇帝都想北征匈奴,一雪前耻。
可惜哪有那么简单?国内要安稳才能出兵,大魏这些年天灾人祸不断,若非镇北王李药师镇守北疆,吓得匈奴不敢来犯。
否则大魏还要担心匈奴侵犯呢。
更尴尬的是,大魏的国库不足以支撑李药师横扫北疆,只能守!
魏皇看李药师功高震主不顺眼,可魏皇是个聪明人,大魏没有人能取代李药师。
离开李药师,北疆不稳。
蜀王妃为什么在蜀地这么横是有原因的。
杨凌两个字的改动,北疆耻,让所有读书人都汗颜,不敢吭声。
你不是能哔哔么?有本事你去北疆打败匈奴,替魏武帝雪耻啊!
袁文恭、魏师道、徐渭等一行人走了过来,那些读书人纷纷让开,唯独杨凌还沉浸在《满江红》的情绪中,没有意识到身边的人已经从一帮只会哔哔的读书人变成了大魏权贵。
各花入各眼。
魏师道看到自己的门生从写了【横渠四句】后转而忧心家国大事,十分欣慰。
袁文恭是苦恼书院学子越来越安于现状,只晓得写诗装逼、留恋勾栏、醉心名利而苦恼。
徐渭位居庙堂,却看到了另外的信息:莫非杨凌是主战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