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不用看也能猜到大魏各大士族是一副什么嘴脸。
他们恨自己砸了燕州王家,揭下了五姓七望的遮羞布,还有各种赚钱的行业,偏偏他们插不进手。
眼睁睁看着别人挣钱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屈辱。
于是五姓七望现在就是采取“非暴力不合作”。
没有他们点头,没有一家商铺敢卖精盐。
可杨凌夺笋啊,把精盐当成福利发给大魏的官员,这还能禁止吗?
谁不懂得由俭入奢易的道理?
最重要都是精盐运进了他们的地盘,你可以不让商铺卖,但是你能阻拦私下交易吗?
禁止不了的。
一开始或许碍于五姓七望的打压不敢,可后面胆子会越来越大的。
尤其是,五姓七望虽然和蜀地的士族也有联姻,但显然杨凌在蜀地更加根深蒂固。
段家、黄家,袁家,还有张易之如今和杨凌关系也走的非常近。
精盐卖不进南方,但是能够卖到蜀地。
杨凌对精盐的销售一点都不担心:“虽然不能在关中开商铺大肆的卖盐,但是你信不信那些富商会派人来燕州或者蜀州买盐自己吃?
哎……本来还能给本地增加一大笔盐税,可惜咯!”
百姓的私盐还禁止不了,还想禁止富商、官员的私盐吗?
丁先生挥舞折扇,是杨凌送给他的,上面写了五个字“我踏月色而来”
他很喜欢这句话,觉得很配自己的逼格。
这句话是杨凌身为80后的一个回忆,“我踏月色而来”是香帅楚留香扇子上面的几个字。
还记得小时候专门买扇子写上这几个字。
70后印象或许会更深,90后肯定没有印象,因为那会电视再播放楚留香已经变成F4里的朱孝天了。
杨凌忍不住扫了一眼老帅哥丁先生,确实有几分香帅的味道。
“丁先生,你懂练兵吗?”
丁先生的扇子僵硬了一下,没有那么潇洒,“不懂!我怎么可能懂练兵?我会纸上谈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