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教人向善、明事理、遵纪守法 (2 / 3)

+A -A

        来回一趟的收益足以和李家所有地里的收成媲美。

        就像杨凌说的,重农轻商是糊弄老百姓,你们跟我抬杠?你们要死连这个道理都想不通,就别当官了,去种地吧!

        王腾不服气,“燕国公,您是上官,我只是一个进士!可我今天依旧不服气!”

        “不服气?”杨凌笑了,“说,别说我不让你们说话,今天你们都畅所欲言,我不跟你们一般见识。”

        “学生觉得你枉读圣贤书。”王腾咬牙道,“学生觉得重农轻商是大魏的国策。”

        “对啊!”杨林笑了,感觉这档口就差点支烟了,否则气氛就对了。

        “为什么重农轻商?你想过根本原因吗?因为劳动力不足,就连耕牛都不够用!

        只能靠人力,只能靠天吃饭。

        哦,差一句话,我刚到燕州的时候挖了一条民心河,解决了燕州人靠天吃饭的局面。

        要是不重农轻商,谁肯种地?因为种地是最难的。

        假如有一天,一个人可以耕种一百亩地……别反驳,我说的是假如。

        还需要重农轻商吗?归根到底,是劳动力不足,才导致必须重农轻商,有人安心种地,来供养你们这些大老爷!

        哦,李曼青、王腾你们让开,唐存庵你也给老子滚一边去。

        你们几个,说的就是你们几个,不用躲。你们都是出身寒门,你们说说,支撑你们读书的是靠种地吗?”

        明明觉得杨凌说的不对,可这些进士却发现自己根本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这事不能细琢磨,越琢磨越觉得杨凌说的对。

        尤其是那几个被点名的寒门弟子,他们的父母辛辛苦苦供他们读书,真是靠种地吗?

        这不是扯淡吗?种地勉强维持温饱,过年扯点布做新衣服都要看老天爷的心情。

        平日还靠自己抄书、代写书信贴补家用。

        还有的虽然不是门阀世家,可家里也是地主,不能说大富大贵,最起码衣食无忧。

        “好了,说句大不敬的话!”杨凌的目光从这些人身上再次扫过,“儒家?为什么历朝历代都推崇儒家?

        你们真的以为儒家学问做得好,诗词写的好就能主政一方?就能抵御外墙吗?

        好了,散了吧!明天谁想好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可以来找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杨凌李安澜 第759章 教人向善、明事理、遵纪守法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