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能够牺牲第一次就能够牺牲第二次 (1 / 3)

+A -A

        第八百三十二章能够牺牲第一次就能够牺牲第二次

        能够做到尚书这个位置,没有一个是傻子,就连雍王都是立了一个莽夫的人设而已。

        担任吏部尚书以来,雍王可是用心学习政务,把吏部管理的井井有序。

        当然离不开陈相在背后默默指点,可雍王也不是草包,至少比陈王强太多了。

        这些人有些应接不暇,杨凌送来的消息一个比一个震撼,琼王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杨凌才去了几个月,就这么解决了?

        把琼王一家人押送到了京城,跑了一个龙胤炎,不妨碍大局。

        琼王纳入大魏的管辖,还把那批进士给安插到了各个县,这一手玩的太漂亮了。

        去的时候就想到了要做掉琼王,不得不说杨凌的布局太强了,当初谁都没有想到杨凌带那一百个进士去是为了做这些事情。

        后续还有福州的安排……也就是说那一百个进士有近半要留在岭南道,这些可都是杨凌的班底啊。

        这些人以后对杨凌肯定忠心耿耿,哪怕是继嗣堂的人也要讲究一个门生故吏。

        恐怖如斯。

        然后是税法改革。

        现在按照人头摊税法,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有弊端,百姓越来越苦。

        可谁都没有想过如何去改变,最多就是改善,比如朝廷过的好了,减免一部分赋税。

        原本王安石提出的青苗法是在农民在新陈不接之际,官府借贷,不至受“兼并之家”高利贷的盘剥,使农民能够“赴时趋事”,但实际实施的时候出现了诸多的问题,饱受争议。

        杨凌只是采取了这个名字,细节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核心是方田均税和阶梯收税。

        对琼州县耕地进行清查丈量,核定各户占有土地的数量,然后按照地势、土质等条件分成五等编制地籍及各项簿册,并确定各等地的每亩税额。

        分别按照人均一亩、十亩、五十亩、一百亩阶梯收取税,参考了后世的个人所得税,拥有的土地越多,需要缴纳的赋税越多。

        陈相不寒而栗,如此一来,那世家门阀的利益受到损害最多。

        琼州穷,和继嗣堂、江南、蜀地世家都没有牵连,可一旦琼州实行以后,中原呢?

        他明知道这一条对大魏发展好,可也不敢答应。

        其余几位尚书更是如此,他们都是世家门阀的代言人,家族利益大于国家利益。

        “不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杨凌李安澜 第832章 能够牺牲第一次就能够牺牲第二次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