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森叔叔就在家门口贴了招工告示。
第三天,温妮姑妈将收购计划和股份计划也做了出来。
收购价是50万卢币,再算上各种需要的新配置,公中总共需要筹集70万卢币。
剔除保尔投入的10万卢币,还需要筹60万卢币,包括卡伦在内,五个家族成员,需要上缴12万卢币。
卡伦上缴了6万卢币,把上一个“卡伦”私房钱加皮亚杰咨询费剩下的以及上个月的收入分红都加上,凑了6万,剩余的6万由叔叔婶婶姑妈爷爷平分补上,然后从卡伦以后每个月的分红里按比例扣除这笔“欠债”。
预算之所以这么大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茵默莱斯家的那辆旧灵车,折价算入茵默莱斯家族对火葬社的股份投入,交给火葬社用,也就是保尔用了;
而家里,则需要重提一辆新灵车,不再是“果壳”改装车,而是正儿八经的由汽车公司生产的灵车。
价格很贵,足足16万卢币。
梅森叔叔无比开心地去提了灵车,
然后,因为学生示威游行堵住了交通,导致他那晚开着灵车一直到后半夜才得以成功回到家。
回家后,满身疲惫的梅森叔叔在吃饭时把那群学生骂了一通,顺带着把伦特又骂了一顿。
第二天,梅森叔叔带着款去交钱回来的路上,又被游行的工人堵住了路,导致他又是后半夜才得以回来,吃饭时,叔叔又把伦特骂了一顿。
总之,这几日茵默莱斯家很忙,而罗佳市,则更忙。
卡伦每天早餐时间看报纸时,都能嗅出一股子暴风雨即将真正来临的意味;
主要是家里订阅的《罗佳日报》上的那位胡米尔主编,每次头版的社论,铺垫得有些过于明显了,像是笃定了老市长这次选举肯定败北所以早早地就提前站好新队伍一样。
“看来,老市长这次悬了啊。”卡伦一边喝着牛奶一边说道。
梅森叔叔不以为意道:“不可能的,老市长有工业区的铁票仓支持,另外,他做市长的这些年,不说干得多好,但也没多差。昨天的工人游行最后不也是被老市长给劝散了么。”
“或许吧。”
卡伦又翻了一页报纸,上面有一张黛丽丝的照片;
唔,明明年纪还小,长得却这么早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