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既来之则安之,事情已经发生了,目前来看也不全是坏事。
只能想办法好好生活下去,熬过几年。
等到春风吹来之时,成为一个富二代他爹难度肯定不大。
也算对得起这一世“侯楚”父母的一片苦心。
时代是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既然想好了,侯楚望着门牌号,深吸一口气,提着简单包袱,拄着用长途赶路的拐棍,走进了南铜通锣鼓95号。
南铜锣鼓95号是个典型的三进四合院,有前院+中院、正院、后院三个院子,如图示。
前院还有临街倒座房三间,也就是后世的临街门面房,只不过临街部分是墙,不开放而已,左边两间,右边一间,倒座房的中间有个短廊是这座三进四合院的入口。
一进入前院,只发现有两个小孩在玩泥巴,大的男孩子九岁十岁的样子,肉嘟嘟的长的很壮实,带着个瘦小的大概六七岁的小女孩。
可惜没有表,不知道几点了,看天色,这个点大人们应该不在吧?
刚想找小孩打招呼问问此行的目的,也就是被托孤的“李叔”住哪,可看到小孩子的脸,侯楚还是忍不住苦笑一声,这不是电视剧《情满四合院》的棒梗吗?
看来自己是进入了这个噙满四合院这部电视剧的世界了,后世侯楚看电视剧的时候就觉得这些编剧鸡贼的要命。
用一个傻柱现身说法,把血淋淋的现实剖开,用实际案例告诉你舔狗的下场是多么凄惨,多么不幸。
引发观众的思考,自己是否会成为傻柱那样的人?
或者更加发散的思考,比如自己的人生观,婚姻观,养老观,用有实际案例的作品引人反思。
傻柱,傻猪。猪养大了不就宰了吃肉,过河拆桥吗,谁会感激一只猪呢?
刚想着鸡贼的编剧,却见棒梗停下了手中的泥巴。
打量了侯楚一番,见其穿着窄小不合身,又在磨损多的地方打上各色补丁的棉服,拿着一根棍子,似乎走了很长一段路,黝黑的脸庞带着局促的眼神,明显和旁边的建筑格格不入
一股莫名的底气涌上了棒梗的心头,奶奶常说自己是工人的孩子,可比地里讨食的强多了,特别是当着小当的面,更是要体现出自己作为哥哥的勇敢的样子,于是大声对着侯楚说:
“叫花子,你是来要饭的吗?”
看侯楚装扮,和去年来四合院要饭的花子可像了,而且听奶奶说过去几年经常有这种要饭的,拿着棍子穿的破烂的就是花子,赶走就行,奶奶还说还有开好介绍信组团要饭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