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茅厕建在屋子里?!震惊朱元璋一万年! (1 / 4)

+A -A

        一个五口之家,一年的收入,平均是五两银子。

        五两银子,除去吃穿用度,一年下来,能省下来的,不过二两银子。

        按照平均数来计算的话,那一个五口之家,若想住上这种房子,那得干一辈子啊!

        不过,朱英雄却摆了摆手,道:“您是不知道本县的收入啊!这位公子。”

        “本县呢,是有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的。”

        “最低时薪,不得少于五十文!”

        “按照每日工作四个时辰来计算的话,一天的收入,最低不得低于两钱。”

        “每日两钱,十日就是二两,按照每月至少要有四日的休沐来计算的话,一个月按照平均三十天来计算,那百姓一个月的收入,就至少有四两六钱的收入。”

        “一年,就是大约五十多两。”

        “不过啊,别看咱的百姓赚的多,但其实啊,花的也多,本县的物价还是挺高的,一般人来着也活不起。”

        “一个二十多岁,考科举没考上的年轻人,来到本县,随便找个稳定工作,一年到头能存下二十两银子就不错了。”

        朱元璋一听这话。

        考科举没考上的年轻人?!

        咱说为啥最近几年,来靠科举的,都是新面孔呢!

        还想着,往年那些没中举的人,都跑哪去了?怎么一次没考上,就放弃了?!

        敢情都跑你这来了啊!

        想到这,朱元璋立即开口问道:“朱大人的意思是,你们县城招收的那些个人才,都是没中举的秀才?”

        朱英雄一听,立马点头道:“对啊!”

        “唉,也不全是,一个地方,有高端人才,那总得有些低端人才吧?”

        “所以,那些四处逃难的流民,本官也收留不少。”

        “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流民,可以当建筑工人、或者是工厂内的流水线工人。”

        “每月的月钱,也不少,同样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来发放的。”

        “和那些刚从京城赶考回来的秀才们的薪水是一样的。”

        “本官尊重每一位劳动者,无非就是那些秀才们的工作要轻松一些,但拿的薪水,其实差不了多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大明第一狗县令 第16章 茅厕建在屋子里?!震惊朱元璋一万年!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