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两种古老的捕鱼方式
没有狗型寻菇器,今天捡菇子的收获自然是稀松平常。
二老加上豆花,才捡了两斤出头。
对于这次收获和上次季然收获天壤之别的差距,吴兰亭并未感到纳闷,豆花已经告诉她是怎么回事了。
孟凯捡了一斤的样子,普通菇子他倒已经不是很在意,主要是惦记着猴头菇。
见季然没有捡猴头菇回来,有些失落。
山珍极品猴头菇的味道,令他甚是怀念。
吃过猴头菇再回头吃普通菇子,感觉意思差远了。
“走豆花,爸爸带你抓鱼去。”
雨已经彻底地停了,季然换上一条短裤,招呼闺女。
现在白天的气温都能保持二十度往上,这会更是达到了二十五六度,很惬意的一个温度,只要不是肾虚公子,穿短裤完全无碍,下水游泳问题都不大。
“好呀,我们抓鱼去。”
豆花欢欣雀跃,穿上小雨靴,还带上了她专门捞小鱼小虾的小抄网。
再提上她的专属小水桶,准备用来盛鱼。
“我也去。”
搞鱼这种事,怎能少得了孟凯,今上午没搞到什么菇子,看能不能在鱼这一块找点补。
开着孟凯的V7,径直来到家里。
季然从家里杂物间找出来一个染尘的篾扎子。
篾扎子是地方上的一种很常见、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捕鱼工具。
具体叫什么学名,季然也不知道。
反正这玩意用篾条编织而成,主体和簸箕有那么点儿相似。
它的前面宽,后面渐渐收窄,到尾部收成了一个向上翘的圆锥筒。
它的中间横着一根竹杠子,用于提,用于扎。
别看这东西不起眼,捕起鱼来还是很管用的,尤其是过年时干塘,还有在发大水的时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