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市公安局
2009年3月26日
协查通告附有污水井女尸的模拟画像。女尸的高跟鞋和衣服都挺时髦,画像中是典型的都市女青年的形象。
两人在张贴栏前站了一会儿,进入师范后围墙小道。围墙小道只有两米宽,一边是围墙,一边是老居民房。
沿着这条小道步行一百米左右,两人来到师范围墙缺口处。
以缺口为中心,东边是师范后街,也就是侯大利和田甜走过的这段小道。从缺口处沿着小道朝西走,地形发生变化,一侧是围墙,另一侧是满是树林的山坡。为了给城市增加绿色,山坡没有开发,全是茂密树林。小道一直随着围墙和山坡往前延伸,最后与主街道中山大道相接。
这是侯大利第三次沿着师范后围墙小道行走,小道尽头是中山大道,再沿中山大道朝东走回师范大门口。师范大门口被大幅广告封掉,更准确来说不是广告,而是“塞纳河左岸”项目部的基本情况介绍。
侯大利望着广告眉头紧锁。
“你发现什么问题?”
“我一直觉得凶手行为怪异。凶手为什么要将尸体放入污水井?去年11月,气温有七八摄氏度,温度不低。凶手大概率是从围墙小道的缺口进入师范校区,而从小道进入缺口,到达污水井,不管从哪一个方向进入,都有可能遇到人。”
田甜道:“你想得太复杂了,凶手极有可能住在师范后街,熟悉周边情况。从缺口处进入师范,抛在污水井内,这是最合理的解释。师范后街也在江阳区,符合舒适区原则。”
侯大利道:“凶手将尸体抛到污水井里,就是想隐藏。但是污水井在工地里,尸体抛在这里,迟早会被发现。”
田甜道:“凶手当时的想法就是抛尸,只要当时没有被发现,那就万事大吉。”
田甜所言倒是凶手抛尸的普遍现象。侯大利仍然没有松开紧锁的眉头,道:“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让我再想一想。”
侯大利站在污水井边就如老僧入定,脑海里各种信息进行轮番组合,出现了凶手抛尸的不同路线。
3月27日上午,发现污水井女尸第八天,侯大利接到群众电话,称在《山南摄影》杂志上见到过一组相片,与协查通告中的头像很接近。
通话之后,侯大利奔到田甜办公室,道:“有线索,跟我到江州图书馆。”
侯大利、田甜驱车前往江州图书馆。在车上,侯大利打通葛向东电话,道:“刚刚有线索,说相片与摄影杂志上的相片很接近,我们到江州图书馆会合。”
葛向东吓了一跳,道:“污水井受害者是模特?”
侯大利道:“如果画得很像,你有印象吗?”
葛向东道:“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进摄影圈子了,对这个女孩还真没有什么印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