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洲河那边的山上吗?”
“是,在半山腰。”
“你今年多大年纪啊?”
“虚岁80。”
“子女呢?让他们来卖嘛!”
“他们在外头打工,过年才能回来。我卖点笋子,挣点打杂钱,也顺便赶个场。”
澜澜清查户口一样。可能是长期留守,太寂寞吧,老人毫无顾忌打开了话匣子,无需隐私,唯有坦诚。
“给我称两斤哈。”
澜澜装模作样选竹笋,其实自己根本不会挑。
“两斤3两,你再选点,撞(凑)3斤,好算账。”气泡
“行行……”
“你看一下秤哈,刚好3斤,巴不住砣(够量之意)”
“好的。”
澜澜偏了一下头,假装看了一下秤,传统杆秤,难辨斤两,即使缺斤少两,谁会真去看一个80岁老人的秤呢?
“有微信吗?”
澜澜这才想起自己忘了带现金。
“我用不来微信哦。年纪大了,老眼昏花,耳朵也有点背,只能用老人机。”
电子支付完全取代现金交易,还有一段距离。
“妈,不买笋子嘛,中午我们就三个人,吃不了多少菜。”
晓晓说着就要把老妈选出的笋子,倒出来。
“秤都称了,啷凯不要呢!你在这等着,我去肉摊老板那儿,刷点现金给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