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小子不光枪法神,身体素质也异于常人,如此严重的撞击伤换作别人,非得躺上十天半个月不可,这一点让“山猿”再度对他刮目相看。
1000米的距离足够两人脚底抹油了,“山猿”先前就在撤退路线上设下了好几道绊雷,让扎堆冲锋的鬼子吃尽苦头。没跑出多远,林子里陆续传来爆炸声,李虎巍想象着鬼子兵身首分离肢体破碎的样子,心中充满了快意。
有限的绊雷不过报销了十多个追兵,但由此造成的精神压力有效拖慢了日军的追击速度,并严重高估了李虎巍的实力。据日军初步判断,此番袭击绝非单兵作战,至少有一支成规模的游击队在同他们周旋。
“山猿”的胸口淤伤也好得差不多了,他蹭蹭蹿上树顶,对着李虎巍比划出迫击炮、重机枪的形状。重火力也冲我们来了?这一枪真是太值当了,眼下野人山就是一锅汤,搅得越浑越好。
两人有意留下杂乱的脚印,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着追兵。“山猿”对野人山的熟悉程度让李虎巍颇为惊讶,这个怪人要把鬼子引向哪里?真是摸不透他的心思。
就像是放风筝,他们用无形的丝线把大队鬼子引往野人山东北方向。那里的密林向来罕有人迹,连当地缅人都不敢轻易涉足。日军搜索部队追出十多公里后有些后悔,为了给大村报仇,一路穷追的清一色是日本面孔。这种带着私仇色彩的作战行动,作为外人的缅奸是没有资格参与的。直到被“山猿”越带越偏,日军才发觉向导的重要性。他们是“客军”,野人山最擅长的就是店大欺客。
黄昏将近,前方山高林密,林中幽幽传来各种不知名的野兽嚎声,呜呜的让人毛骨悚然。志在复仇的55联队把追击队形拉得极散,士兵像珍珠串似的分布了一路。
这只是联队全部兵力的八分之一,约摸五百名精壮之士,他们与追击目标保持着半公里的距离。
“山猿”照例上树探查,比划着告诉李虎巍追兵的实时位置。
黄昏微光里,李虎巍选了个视野不错的狙击位,准星咬定了一名胸挂手榴弹的鬼子。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这个鬼子突然将钢盔摘下抱在胸前,刚好盖住了手榴弹。他身边又围上来五六个同伙,对着此间地势指指点点。
这么一来,子弹就必须正中盔顶中心,打在边缘可能会跳弹。李虎巍凝神屏息,心里默念着:转身吧,乖,转身,给老子一个合适的角度。
那鬼子发完话,终于将身子转向正对枪口的角度,李虎巍没打算浪费这个机会,果断扣下扳机。九零式日军钢盔上火花一闪,子弹穿盔而过,钻进手榴弹体。日军人堆里炸出一团血雾,残肢飞散。
再度遭袭的日军根本不打算卧倒隐蔽,他们忙不迭地架好迫击炮。“山猿”发出呜呜的预警声,那声音和野兽倒是十分接近。李虎巍刚撤下狙击点,一串迫击炮弹就落了下来,瞬间地动山摇,鸟兽四散。
李虎巍被“山猿”一路拽着狂奔,和飞窜空中的迫击炮弹比拼脚力。日军并非毫无准备,他们也派出了瞭望哨攀上树冠,向炮兵下达射击诸元,炮弹一发发炸在身后,炸点如影随行。别看“山猿”身型壮硕,步伐却轻盈稳健,任其沟壑纵横,举重若轻如履平地。眼前是一道有些高度的土坡,两人一跃而过,黄金色的夕阳余晖通过水面折射映在眼球表面。
李虎巍看到了一处面积不大不小的盆地,盆地中央是一处积水潭,像是镶嵌在苍茫的野人山绿布上的一颗珍珠,美得不像话。他同“山猿”几乎同时发出感叹。
李:“真像山里女神仙的眼睛,水汪汪的。”
猿:“上帝在这里吐了口痰。”
“山猿”像是对这里的地形烂熟于胸,靠近水潭之后他放慢了脚步,也示意李虎巍噤声莫语,似乎水潭里住着比鬼子更可怕的生物。
身后的追兵动作也不慢,他们气喘吁吁翻坡进入了盆地。追踪对象消失在视野里,很可能是潜进了积水潭。不明就里的日本兵在潭边发呆,不知该如何采取下一步行动。
过了片刻,日军指挥官也见到了这片水域,毫不迟疑地命令士兵下水搜人。立即有胆大的士兵脱下军靴光脚感受清凉。
“报告,水不深,可以涉水行军。”走在最前的士兵向指挥官报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