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隆隆向前,将轮胎卷起的最后一缕尘土留在了夜幕降临前的仰光。
弗林与北条绫随车队走后不久,在作战会议室里,一场激烈的争辩正在几名日军高级将领之间展开。
年初,日本方面重组了缅甸方面军,来自东京的军界政客河边正三中将担任了司令官一职,全权把控缅甸战局。
作为大正天皇时代的御前侍卫官,又是一位围棋高诣高超的棋士,河边中将深得天皇器重。
缅甸方面军下辖第15军和第33军,这两个军的司令官性格各异,志趣不同,一向素有间隙。正如温盖特准将对李虎巍所分析的,处在缅甸的日军正是“左右为难”的时候。
第15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中将力主实施向西进攻印度的“乌”号作战方桉,他摆出的理由是:印度是英美盟军反攻缅甸的基地和桥头堡,为彻底根除这一隐患,必须及早占领印度。出于对英国殖民政府的憎恨,上亿印度人是可观的战争后备兵员,印度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将战争继续进行下去的基础。
牟田口中将不敢明说的是,一旦占领印度,便要向天皇请求任命他为帝国驻印度总督。成为“印度王”,足以让他名垂青史。
与之相反,第33军司令官本多政材中将则主张向东冲破怒江防线,把兵锋推进到重庆政府的后院。他的理由也十足充分,大东亚战争已进行到第七个年头,中国这池泥潭拖住了九十万以上的日军陆军有生力量。一旦迫使中国投降,在华日军便可抽身太平洋反击美军。同样,中国大量的人口也是战争后备兵员,只要给钱给粮,不愁没有汉奸效忠皇军。
“战争留给我们长久思考的时间并不多,据可靠情报,英印军已经集结了三个师的兵力,准备从英帕尔方向攻击缅甸绵柔的腹部。懦弱的英国人竟然敢主动出击,你们能够忍受这种事情发生吗?相信我,怒江对岸的中国人没有胆敢反攻的意志,现在对帝国陆军最紧要的,是尽早击败英国,把印度掌握在手!”
牟田口中将发言完毕之后,会议桌对面的本多中将立即起身反唇相讥:“英国人早就不是两年前那伙只懂撤退的胆小败兵了,中美英三国的开罗公报阁下不会没有看过吧?美国人出钱出枪,英国人和印度人出兵,敌人的实力今非昔比;加上英帕尔地区是高原山区,仰攻对帝国十分不利。中国方面把最优秀的兵员和武器运到了印度兰姆加,阁下是要用额头去顶撞顽石吗?相反,怒江东岸的中在长达二年的对峙中已变得麻木不堪,自以为躲在江对岸就能高枕无忧,他们装备低劣,士气低落,已成朽木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牟田口中将发言完毕之后,会议桌对面的本多中将立即起身反唇相讥:“英国人早就不是两年前那伙只懂撤退的胆小败兵了,中美英三国的开罗公报阁下不会没有看过吧?美国人出钱出枪,英国人和印度人出兵,敌人的实力今非昔比;加上英帕尔地区是高原山区,仰攻对帝国十分不利。中国方面把最优秀的兵员和武器运到了印度兰姆加,阁下是要用额头去顶撞顽石吗?相反,怒江东岸的中在长达二年的对峙中已变得麻木不堪,自以为躲在江对岸就能高枕无忧,他们装备低劣,士气低落,已成朽木之势!”
两拨军人吵架似的嚷嚷一晚,老谋深算的河边正三司令官并未表态,而是狡猾的将皮球踢给了东京的战时大本营。
类似的争吵在东京也复制了一回。
物以类聚,首相“二等兵东条”极力支持“鬼畜牟田口”的“乌”号作战方桉,力主发兵印度;而小矶国昭大将则支持本多的“断”号方桉,建议攻取中国的大西南。
两方意见相持不下,此事最终只能递交天皇最终裁决。
在两难面前,裕仁终下决心,御笔一批,缅甸日军兵锋左转,由七个师团组成的强大攻击群集结完毕,牟田口廉也中将得偿所愿,成为此番大型会战的总指挥。
1944年三月初,二十万缅甸日军倾巢蹿出,向西翻越明京山脉,兵分两道粗大的攻击箭头,目标是英印军驻守的英帕尔城与科希马城两大战略据点。
假如日军顺利得手,其中一路将从背后包抄兰姆加,围歼在那里受训的十万中国学生兵;另一路则会攻向加尔各答和孟买,彻底将英属印度收入囊中。
为牵制日军,减轻西线盟友压力,在怒江东岸蜇伏两年之久的中队开始集结兵力。
想要突破怒江天堑,就必须突破那道金关玉锁,彻底拔掉屹立怒江之畔的松山要塞。
历史的审判之锤将落,北条绫和腹中孩儿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