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章 春风 (1 / 4)

+A -A

        2003年的春天,似乎来的比以往更晚一些,一直到四月下旬,天地间仍旧一片萧瑟。

        一场肆虐神州大地的传染性疾病,如今正在京城百姓中「口耳」相传,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股肃杀沉寂的气氛中。

        比疾病更加可怕的,是随之而来的恐慌和甚嚣尘上的谣言。

        人们开始恐惧社交,开始畏惧出门,整个社会被这种致死率甚至低于流感的新型流性疾病冲击得近乎于瘫痪。

        值得庆幸的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终于迎来了转机,国家及时改变防控方向,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有力遏制了疾病的扩散和蔓延;医疗工作者们夜以继日艰苦付出,用辛劳的汗水和无与伦比的勇气,努力战胜病魔。

        群众们自发的成立各种志愿组织,积极宣传防疫知识,参与社区公共场所、周边环境的保洁消毒,督查社区各娱乐场所,密切注意社区疫情动态,为避免疫情扩大,做了大量工作……

        在病魔带来的恐惧面前,中华民族的文化韧劲开始展现出来,几千年风狂雨骤没有击垮的民族脊梁,再次倔强的挺立起来。

        4月24日,铁道部通知旅客开车前要求退票,可全额退款,并要求运输防治非典药物用品必须24小时内到达目的地。

        4月26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京城建筑工地、超市社区看望群众,中午与大学生共进午餐。

        4月27日,香港特区死于非典人数全球居首,累积死亡人数高达一百三十三人。

        4月28日,台湾出现第一名因SARS感染而死亡的病例。

        4月29日,美国红十字会高级顾问表示:非典不是美国生物武器。

        4月29日,民航总局要求对学生于5月7日前购买的飞机票给予全额退票……

        人们还看不到未来的曙光在哪里里,但希望开始出现了,一切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着。

        最初被隔离的时候,乃至之后的三天,李思平都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只有体温阶段性升高,而且不算明显,这让他和黎妍都放松了警惕性,所以在地坛医院的前几天,两人如胶似漆,也没人来打扰,几乎每天都要做四五次爱。

        黎妍开始有些食髓知味,从最开始出于心理因素的主动求欢,变成了开始享受性爱的主动求欢,她是一个三十七岁的成熟女人,身体其实早已熟透了,只是需要解除那道残存多年的生理枷锁,便能将一个禁锢了将近二十年的尤物释放出来。

        得益于医学知识的丰富和对人体的熟悉,黎妍很快掌握了许多一般人难以掌握的性爱技巧,她熟练的刺激着少年的各处性感地带,对一些新奇刺激的性爱花样又全不排斥,加上李思平的有意引导,两人很快就在性爱上达到了棋逢对手、鱼水和谐的美好境界。

        对于怀孕的事情,黎妍是一时情动,李思平却深思熟虑,他婉拒了美妇人的深情款款,不想因此伤害沈虹,更不想留下一个和自己一样没有父亲的孩子,重复一段老路。

        如果不能幸存,那么自己留下的亿万家财,就是几个女人对他最好的回忆,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应该留下来。

        他的早熟和睿智,一下子就刷新了黎妍对他的感观,她的言语本就是出于一时的冲动,真让她再生个孩子,也是一件特别纠结的事情,尤其当黎妍听到李思平说不想伤害沈虹的时候,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两人早已聊开,黎妍问过李思平,知道不知道自己的女儿喜欢他,李思平沉默良久,才点点头,表示他知道沈虹喜欢自己。

        黎妍没有问他为什么不喜欢沈虹,因为答案显而易见,并且两人刚刚鱼水之欢之后、浑身汗津津的样子,也不适合深入讨论这个问题。

        倒是事后李思平貌似无意的提起过,他对沈虹从没有过非分之想,只是朋友一般、兄妹一般的相处,直到接触到了黎妍,他才知道为什么会对沈虹没有感觉。

        身为黎妍的女儿,沈虹无疑也是美丽的,智商更是出众,优秀得不要不要的,如果李思平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他没道理不喜欢沈虹,但问题就在于,他不普通。

        少小家变,父母双亡,和继母共同生活,虽然称不上颠沛流离,也算得上朝不保夕。在这样的条件下,他飞快的成长起来,勾搭继母,赚到第一桶金,拿下了班主任凌白冰,他的整个人生轨迹都已经畸形的成长起来,强大的外表下,他的内心最渴望的是一个能带给自己安全感的女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山形依旧枕寒流 第一一四章 春风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