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次,一连三天,这也算为自己的婚姻祈福。
就在两家人高效的运转的筹备中,婚礼如期而至。
结婚当日,明烽穿着崭新的大红色新郎服,骑着高头大马,胸前还挂着一朵夸张大红绸花。
他身边作为伴男的吴世友,正是当日悦君阁里,被福宝揪着头发,将人家直接从从床上摔到地上之人。
幸好,当初吴世友不知道这其中的细节,要不然,那得多尴尬啊!
福宝有些抱怨明烽的不讲究,明烽却无奈的解释道,自己也没有打算将其邀请为伴郎,本来请的是自己在鹤山书院的同窗好友何坚。
他与明烽一直常伴秦安先生左右,言语比较投机,在众多同窗中,交情还算深厚。
可惜,当明烽去了书信后,才得知,何坚祖母今年过大寿,秦安先生带着何坚去了京师,一时无法回转。
既然,何坚和秦安先生都不在书院,为了避免厚此薄彼,明烽书院的同窗和师长便一个也未请。
也不是什么深情厚谊的交情,烦劳别人舟车来贺喜,未免太托大。
便打算,等回到书院再行办下酒宴,宴请众人。
本来,明烽因年少多病,很少去学堂,又少年中了秀才,外出求学,因此在当地,也少有说得来话的同窗好友。
吴世友自认为自己和明烽关系老铁,主动寻上了门,明烽实在找不拒绝的理由。
既然主动毛遂自荐,也就应了他。
反正寒碜的人,也不是自己。
于是,新郎玉树临风,高高骑在马上,吴世友像肉塔一般魁梧的身材,牵在马前,这两人一对比,就跟贵公子和它身边的帮闲打手。
这样奇怪的组合,本应有些抢眼,可人家吴世友本就是豪门公子,压根不在乎。
他满脸堆笑,脸都快笑成花儿了,见人就问好作揖,不知道的还以为今天是他都成亲呢。
因为两家隔得实在太近了,福宝坐在房里,也可以听到屋外喧声震天的锣鼓和鞭炮声。
那声音由近及远,慢慢的淡出了桂花巷子,过了大半个时辰,又由远及近,重返的桂花巷。
听到锣鼓和鞭炮声再次在门口响起,福宝穿上厚重而繁复的新喜服,由二哥李海生将她背出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