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师傅拉下苫布的那一刻,易冷觉得眼前一亮。
这是一辆1994年的奥迪V8,是奥迪A8的爸爸,整体造型带有九十年代的风范,比较方正,相对于之后的溜背流线型,更显大气端庄。
这是的好听点,的不好听,就是当年的官车奥迪100的放大款。
但这台车是4.2排量自然吸气的V8发动机,八缸你还想啥呢,六点八破百,马力强劲,后桥蜗杆式托森式差速器,前桥采用独立机械开放式差速器设计,后悬挂的液压可调,底盘质感极佳。
造型是老零,中网和车尾的金属V8字样依旧彰显着非凡的身世。
二十年的老车,基本没啥高科技配置,但是更耐造,驾驶体验感更强。
老秦的驾驶员也是个五十岁的老司机了,他向黄副处介绍,这台车是当年厂里专门买来接待贵宾用的,用的非常爱惜,里程数也不大,别看二十岁了,从里到外嘎嘎新。
易冷像是见了玩具的孩子,眼睛都放光,问我能不能试一下。
司机师傅拿来车钥匙,易冷上车发动,先热车,让机油温度上来,润滑机械,司机师傅看他的动作就知道是懂车的人,欣慰地点点头。
秦德昌就没陪他一起玩,悄然离去,让秘书召集班子成员开会。
船厂领导班子成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专职副书记以及副总,三总师等人,秦德昌提出要重开军船项目,大家都表示赞同,但是难度也很大。
“我只问一件事,图纸拿来能不能造?”秦德昌问。
“能。”高明在,就轮不到马晓伟话,毕竟人家是前总工,现任总经理,业务能力嘎嘎好。
“咱们厂底子还在,腾出船坞,配备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我想是可以生产出合格军舰的。”高明,“但是,订单从何而来,这才是关键问题。”
一个副总补充道:“我们提着果盒子去北京都见不到人,根本就没这个渠道。”
秦德昌:“这个你们不用担心,我自有安排。”
高明看了一眼马晓伟,后者会意,干咳一声道:“董事长,您不是要用黄皮虎开拓市场吧?”
秦德昌目光扫过去:“怎么?”
“这个人风评不好。”马晓伟继续为高明当枪,硬着头皮,“我听到一些风言风语,他不务正业,整到处窜。”
主管纪检的副书记也发话了:“纪委这边也收到不少举报信,都是关于他的,这个同志在竞聘副处岗位的同时,居然还和我们厂劳务派遣合作单位签了合同,一个人打两份工,真是闻所未闻。”
秦德昌:“这件事我知道,黄皮虎同志家庭比较困难,多打一份工只要不影响业绩,我看没什么不可以的。”
一把手都偏袒成这样了,下面人还能啥呢。
当然秦德昌从不是以权压饶,他站起身来,在会议桌旁边踱着步子,开始讲述船厂的艰难处境,和韩国造船厂竞争,压价,受国际航运指数影响,每一步都走的很艰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