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风月 第37节 (3 / 4)

+A -A

        几道茶点过后,长公主命人上了水果,将一颗青色的果子递给君瑶,说道:“这是皇上让人送来的番石榴,你尝尝看如何。”

        侍女上前,用小刀将番石榴切好,青色的果皮,却包裹着紫红色鲜艳的果肉,软绵可口。

        君瑶谢过,思索着长公主方才的措辞。皇上给人东西,一般用“赏”或“赐”,而长公主却说“送”,似有些随意。

        “对了,”长公主面上噙着几分少女娇软的笑意,“不知长昱与你讲过没有,我与老侯爷膝下还有一女。前些日子,她因犯了错事,被她父亲扔到军营里历练,希望她回来后能收敛些。”她掩唇轻笑,“只是我告诉你,她是侯府里出了名的难管,不管她做什么说什么,你别当真就好。”

        君瑶闲来也听漱玉阁的侍女为她介绍过,长公主与老侯爷除了明长昱这个长子外,还有一个孩女儿,叫作明长霖。听闻她自幼身体弱,险些活不下来,后来叫一位高僧看过,传授了教养的法子,这孩子才健康长大。

        “长霖这孩子在军中历练,与别的女孩子不同,”长公主一脸宠爱,“想来你与她会相处得很好。”

        君瑶但笑不语,只装作认真聆听。

        临近下朝时刻,宫中终于传来消息。今日早朝之上,吴岱慷慨上了奏折,慷慨陈词,一番雄论,说明唐延之死,或与永宁公主有关,请皇上下旨命公主配合刑部调查。

        朝堂之上,霎时涌起暗潮。文武百官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从如今朝堂形式上看,大部分人更加看吴岱不顺眼了。事关皇家,尤其永宁公主还是先皇嫡公主,当今皇帝名义上的亲妹妹,太后的亲女儿,聪明的人都知道先将事情压下来,寻个完全的办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即便唐延死得可怜,但他也不过一介蝼蚁,值得上让公主卷入案情?此案可大可小,大可略过公主,待查明真相,给唐家点安抚就罢了。

        更何况公主背后是太后,太后背后有赵家,赵家是当朝几大世族门阀之一,背后势力错综复杂,岂敢得罪?而且太后族兄赵柏文是刑部尚书,就算要查,哪儿能轮得到吴岱说话?

        岂知这话一出,吴岱更是嚣张了,直接谏言,赵柏文与太后、公主的关系微妙,为案情公平清白,理当避嫌!

        明里暗里攀附赵家的人立刻为赵柏文辩解,却不料几个寒门出身的官员冒出来反对,博古论今旁征博引,说得十分精彩,让赵柏文失去了话语权,更不好再提出审案,否则就有包庇的嫌疑。

        皇帝十分头疼,揉着眉心问文武百官:“众爱卿,此案该如何是好啊?”

        文武百官噤若寒蝉。

        此时,御史大人突然站出来,向皇帝推介了一个人——明长昱。

        御史大人当庭陈述推介的理由:明长昱身兼大理寺卿,有执管刑狱之权。其次,明长昱身上也流着皇家的血脉,身份不同,调查皇家案件,不算逾越。且明长昱与太后公主关系并不亲密,查起案来也方便,相较之下,会比刑部尚书更公正得体。再者,明长昱南下出使蓉城考察吏治时,在短时间内查破了唐郡守嫡女被害一案,有断案之才。

        事已至此,即便明知彻查或许会使宫内宫外风起云涌,众人也没有反对的理由了。只是私心里越发憎恨吴岱了,甚至将他咒骂得体无完肤!

        此事很快传到太后宫中,太后惊怒,立即召永宁公主入宫。

        第47章宫闱密事

        下朝后,文武百官陆陆续续散去,只是各自脸色不太好看。

        吴岱心头的石头落下,步伐特别轻快,他踏着昭阳铺就的宫阶,朝明长昱走过去。有路过官员瞧见,匆匆忙忙与他擦肩而过。

        在众人看来,查公主与太后是一件麻烦事,更不遑此案或许还关系着更多重量级人物。吴岱不识好歹,将此案摆到明面上来,是他自己拎不清轻重,而明长昱则是被形式所迫,不得不接下这桩案子,众人只好观望了。

        吴岱向明长昱行礼:“侯爷,今后还望你多担待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奇案风月 奇案风月 第37节 (3 / 4)